三年级上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分类: 部编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
人教三年级上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本诗的作者是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寒山: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初秋。
B. 深秋。
(二)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和:
3.“潭面无风镜未磨”指的是湖面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片段,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1.我能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读了这段课文,小问号想知道明明是写同学们课上课下的情景,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呢?
3.我能写出这段课文提到的那些小动物。
4.我很喜欢这个小学,因为:
三、阅读《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
2.白桦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
3.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呢?用横线画出来。
4.假如你的小伙伴想要捉灰雀,你会怎么做呢?
四、阅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片段,回答问题。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根据选文填上恰当的量词。
2.水泥道上像是铺上了彩色的地毯,这地毯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一块
3. 照样子写一写,想一想落叶和雨靴还像什么?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棕红色的小鸟。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
4.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哪些美丽的发现呢?
五、阅读《秋天的雨》片段,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 秋天的雨分别把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给了谁?
黄
金黄色:___________
2.
黄黄的叶子像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4.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
六、阅读《金色的草地》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
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了,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
时间 |
早上 |
中午 |
晚上 |
蒲公英的花朵 |
|
|
|
草地的颜色 |
|
|
|
2.文中说蒲公英的花像什么呢?
我知道,像
3.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是分两次发现的,第一次发现是有意的吗?第二次呢?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
第二次:
两次发现的不同:
七、阅读《去年的树》片段,回答问题。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儿。鸟儿问女孩儿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 根据选文,写出树的变化过程。
树→( )→( )→( )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大树已经不在了,但是为什么鸟儿非要找到大树唱歌给他听呢?
4.想象一下,鸟儿在想些什么?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八、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片段,回答问题。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1.照样子,仿写词语。
蹭来蹭去
2.用横线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牛
4.青头为什么要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1.按要求写词语。
反义词:飞快——(
近义词:安心——(
2.根据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3. 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外面的树被伐木工人砍光了。
蜘蛛把虫子吃掉了。
4.小蜘蛛为什么会那么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段,回答问题。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 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又(
3.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紫貂
松鼠
黑熊
4. 秋天和冬天相比,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掌声》片段,回答问题。
1.按要求解释下面的词语。
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说明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
(1)英子流泪是因为感到委屈。(
(2)同学们鼓掌只是因为英子的故事讲得好。(
(3)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4.假如你是英子,走下讲台时,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父亲、树林和鸟》片段,回答问题。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
4.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