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骑牛看熊
骑牛看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13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交量“去哪儿”!行业盛会推动,机器人板块强势涨停潮来袭

(2025-03-26 13:53:46)
标签:

365

股票

星座

娱乐

财经


 

 

大盘:

 

https://mdn.alipayobjects.com/open_content/afts/img/A*zP8hRbfNTCwAAAAAAAAAAAAAfVx1AQ/original


创业板:

 

https://mdn.alipayobjects.com/open_content/afts/img/A*2U9wSbf3liAAAAAAAAAAAAAAfVx1AQ/original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三给人一种上攻的感觉,但是力度不够大,给人一种“稳”,但是“不够稳”的感觉。政策线索可关注本轮补贴力度相对较大的家电行业;产业变革线索可关注受益于AI+消费催化的消费电子行业、AI+端侧利好的电动智能汽车;相比之下,白酒行业未来两年盈利预期目前仍在下修,但其经历了近4 年调整后PE 估值已处于历史20%以下分位,在市场情绪面较好时也可能会有阶段性博弈机会。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35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三出现小幅度反弹,但是被5日线压得太狠了,不能反弹上去,仍然还是要小心继续向下补缺口。对应至A 股市场定价来看,分子端存在边际走弱迹象,同时企业“盈利底”(最快可能在2025Q3 出现)尚未到来,分子端对于股价的贡献力度偏弱,甚至短期在基本面边际“转弱”阶段风险偏好亦可能再次回落,叠加流动性的边际走弱均将对估值扩张形成制约。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120点之上稳住。

 

 

https://mdn.alipayobjects.com/open_content/afts/img/A*KkPOTp3OzbMAAAAAAAAAAAAAfVx1AQ/original



【淘金计划】    

在今年中国股票上涨约20%之后,预计还会有更多基本面驱动的上涨,不过重申牛市可能因事件风险和获利回吐压力而放缓。根据对投资者的调研,基于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股票投资者似乎对美国关税担忧感到轻松,原因可能是一些投资者相信相比贸易战1.0,中国当前似乎更有能力应对外部需求逆风,因对美国直接出口的减少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预计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会在未来十年每年提升中国每股收益预测2.5%,并带来潜在的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

 

题材板块中的电机制造、鸡肉、减速器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特钢、白色家电、医疗美容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产品层面,英伟达发布全球首个开源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 Isaac GR00T N1—并推出加速机器人开发的仿真框架,越疆Dobot Atom 公布19.9 万元售价或标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19.9 万元价格带,量产时代或将提前到来。

 

企业布局上,美的、敏实集团等纷纷进军或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学研合作加速落地。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产业化进程有望超预期推进。随着AGI 技术持续突破、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人形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2025 年或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 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立足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水平的标尺之一。现代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架构已形成“大脑-小脑-肢体”三位一体的协同系统,其系统性突破标志着仿生机器人领域的质变。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作为其智能决策系统的核心中枢,集成了高性能计算平台与前沿算法架构,构建起多模态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的综合能力。人形机器人的“小脑”作为运动控制中枢,承担着将决策指令转化为精确动作的关键任务。当前主流的控制技术可分为模型控制、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三大类。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或将推动电机需求爆发,电机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多家机器人企业已宣布 2025 年内启动批量交付,其中,宇树科技 G1已于 2024 年底实现量产,当前处在产能爬坡阶段;特斯拉提出2025 年生产1 万台、2026 年生产5 万台Optimus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Figure AI 提出四年内量产10万台的目标。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将极大地拉动电机的需求。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一台机器人需要使用28 个无框电机、34 个空心杯电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的大幅提升,对电机的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机器人板块近期进入调整阶段,我们判断与年报季资金风险偏好切换以及部分获利盘兑现有关。短期调整不改变长期趋势,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 年核心投资主线,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

 

大模型是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其出现能够让机器人大脑显著进化,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通用性和泛化性。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随着国内外更多企业纷纷发力,今年有望期待更多大模型的发布,同时也会加速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继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