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王屋山

〖出行方式〗
〖活动内容〗
王屋村——桃园水泥厂——狼窝沟——字儿洞。
〖权威发布〗
字儿洞:宜安镇王屋村位于鹿泉市北部的九里山西麓,三面环山,是一个仅有506人的小山村。宋代摩崖石刻即在九里山至北头一座山头与里面山头相夹的一条山沟中,俗称狼窝沟。这里荆棘丛生,后半段没有路,只能拨开杂草灌木前行,沿沟向东上行约三里路即到,石刻保存在沟南侧半山腰一处山洞内。洞高约3米,宽约6米,深3、4米,摩崖石刻在洞西壁,文字至高处距洞地面约2米。文字三行,分别是“牧自己羊,因记。/田村明玉(或为“五”)番化之与子姪。/庆历五年后五月十二日”。据向导封先生介绍,此洞被当地村民称为“字儿洞”“字儿门”,沟北山下一带称棒槌岭,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还是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
〖温馨提示〗
〖户外评点〗
〖美文推荐〗
狼窝沟寻字记
一直很想去鹿泉九里山看看,看看玉皇顶,敲敲那座大钟,但一直机缘不凑巧。最近听说,九里山最北头的狼窝沟里发现了北宋牧羊人石刻,促使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2017年6月17日,团队自驾两辆车,一共10人前往寻找。活动的主题是“狼窝里寻羊、石洞中找字”,不明就里的人,一定会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反倒觉得十分有趣。
真正到了狼窝沟的时候,才发现从这儿到玉皇顶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那字儿沟在哪儿,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言之。只能循着山路,凭着猜测顺沟东行。经过一处窑洞马厩,远远看到了北侧王屋山,一处显著的标志便是那朝天一柱,让人恍惚间感觉到了邢台的著名景点阴阳山,只是旧时的人们没有简单地把它想象成生.殖.器物,对这一带统称为棒槌岭,还真是恰当的,比较应景的称谓。
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屋村北看这“棒槌”,像童子拜佛;狼窝沟看这“棒槌”,则是怒发冲冠。等到看它不真切,就意味着真正走到了沟深处。两边的树和草都密了起来,两侧的山石也不是简单的砂土石,变成坚硬的碳酸岩石一类,形成天然石洞的基础条件于是就开始显现。只可惜我当时做出了一条错误的决定,为了避免错过眼前的这条叉沟,我选择了就近带队上山,虽然在途路中打到了山杏,但却遇到了无路可走,在草丛中摸索前进的窘境。在从山岭无奈再走回沟帮的时候,我重新调整了思路,判断此处难以形成天然洞穴,只能继续翻山脊背,往深处走。行走在山腰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漏掉那个有字洞穴。虽然方法较为笨拙了点,但的确能确保万无一失。
领先翻过两处沟槽,山势变陡,山石竖立,石根下处隐约有条羊肠小道,我决定在此等待后续队伍,结果情况不佳,有人气馁决定下沟折返。我于是和同行三人继续援道攀爬,时上时下,克服了荆棘拦道和飞石滑落的困难,转眼间就看到一处洞穴突兀出现了。这洞和报道中说的略有出入,洞壁光滑却不潮湿,字迹洇渍不清了,最里面壁上扒着小黑蜘蛛七八只,曲曲径径,大约深六七米,高不过二米,宽仅容一人通过。门帘宽许多,也高许多,便于逗留和留影。想象中一千年之前,有牧羊人在此躲雨,在石壁上刻字,那感觉就像穿越时空一样,光阴倒流,而我们显然也告别了文盲时代,提笔能写字,写字的工具也非昔时可比。
字儿洞的字,没有书法价值,也难以说是象样的石刻,让我想起石刻与刻石的区别来,没有书法艺术印证,它就是刻石,牧羊人打发下雨时的涂鸦之作而已。但它透露出的重大信号,值得我们为老祖宗自豪,那就是北宋时期乡学日隆,牧羊人会写字,可见文字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也降临到民间,成为乡学普及的注脚,也说明了文明的程度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上。
我喜欢字儿洞,感觉它不俗,在里面呆着没有恐惧,只有阴凉和舒适。前面三人继续前行了,我还摸挲了那石壁很多久,反复端详那“自已”的“自”,对反方向的一撇大为惊叹。
其实沟到尽头还是有一些看点,比如天然石裂缝很是幽长不可测,对面的山洞洞套洞还开着天窗,沟帮上方的垭口还是可行的,不像记者说的那样没有上山的路径。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我想说,没有细致调查的结论往往靠不住,要想品尝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
兴奋下得山来,又在那水泥厂,看真人CS的吊桥飞架,看斜躺杨树的旺盛生之力,看幼儿园院中滑梯矗立依然,看日杂百货店老式柜台分柜分箱,心中回味同行友人的一句话——眼前荒凉,难掩昔日繁华。
心中不由长叹:岁月邅递,道不尽世事沧桑,青山依旧。
殊不知,王屋村因山得名,或是王屋山因村而来?但看得出,古代牧羊人已然不知所踪,可水泥厂南邻的羊圈,依然骚腥味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