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岩大峡谷初探

(2018-12-14 15:43:18)


    秋末看红叶,我们去了想往已久的龙岩大峡谷。距离石市不算太远,穿过赞昔公路,经过锦河湾水库,走丁里线,大约125公里,三小时车程。

    ——不到龙岩,不知龙岩何其大也。

    ——不游龙岩,不知龙岩何其美也。

    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辞,这的确是我短短两天游历,所得到的初步的、也是正确的结论。

车行进入龙岩大峡谷,不知何时就觉得路在下切,两旁壁立千仞,路边河湾滩涂,人就仿佛在沟底、在蜗居一样,变得渺小和卑微起来,这是景区给人以第一观感,无形的压迫感和震憾感,先声夺人的一大景观“曲峡碧湖”,从丁峪村、吴家岩村开始,不到刀把口村、里沙瑶村不罢休。我们在龙岩大峡谷的标志性建筑,景区拦路大门口逗留了一会儿,照了张合影,再度上车,欣赏这平原地带所看不到的砂岩深切、曲流峡谷美丽奇景。

峡谷路名字叫丁里线(丁峪至里沙瑶),在地图上标识是011乡道,还算修得平整,九曲十八弯,从丁峪村到马蟾岩村有13公里之遥;典型的龙岩河段和乡道若即若离,分为吴家岩2.5公里河段和苇地湾1.5公里河段(均为直线距离),主河道均为南北向,河谷呈箱状,宽度仅15-30米,两侧100-130米高的红色石英砂岩绝壁陡立,甚至形成崖顶向谷内突出的额状崖,而谷底则滚石横卧,一股清溪湍流其间。河水在转弯的凹岸河段对底床掏蚀成潭,形成一定面积的水面。碧水清潭与水面上的红色石英砂岩崖壁相互映衬,形成丹崖曲峡、碧潭弯流的醉人景观。

中午十时许,在马蟾岩村安顿好,便跨过村中的小桥,择路上山了。此行要完成一个14公里的环穿,同时复习一下典型的嶂石岩地形的突出特点。正前方一栈处就有一处丹崖长壁,回过头来,正东方就有孤峰、峰丛和峰林,起码有两处堪称“拴马桩”的地方,当然也可附会为阴阳山的阳山。过了一栈,左转上去就是仙人桥。整个景区有四处天生桥,这是其一。天生桥,顾名思义,是自然条件下生成的,横跨在低洼谷地或河流上的石桥梁。天生桥是地下河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由于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和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从仙人桥上到山顶,有一座悬空寺,限于时间关系,我们还是右转下到来路,再从叉道上到对面山嘴红岩处歇脚,这儿可欣赏到秋红漫山、五彩缤纷,且又能打尖吃饭,美景、美食,加上美途、美女,大快朵颐、乐不思蜀。

林黄铺是个废弃的小山村,石屋还很坚固,被养羊人占据,且养了条大狼狗,犬吠声借着山谷能传得很远,既给主人壮胆,也给我们此行增添豪情和力量。此处一跨便是对面的山,让人觉得山路有趣。途路中,我们看到有处倒置的龙爪树,横亘在那儿,有指示牌的意味。也看到有柿子树,果子已红了,摘下来不漤还是不能吃,吃下一口还涩得很。这儿的看点有二,一是体量巨大的回音套谷,崖弧上千米,崖高上百米,站在上面,看三栈的台地和阶地明显,看崖底有的地方呈圆形下切,好象锅穴地形,只是这个季节没有了瀑布,便没有了灵动。我疑心此处套谷便是传说中的蛇盘兔套或和尚套,只是无法找到当地人来印证这一猜测。二是或可与锡崖沟和郭亮村挂壁公路相媲美的丹崖挂壁。走在上面,正如景区楹联所言“云里龙岩似鹏飞,林中仙境胜瑶池”,所处的位置应该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盘状宽谷面,仰望栈崖相间,俯视沟壑纵横,尤其是红、黄、绿、青各色掺杂的果园和林地,中间还有一条山道蜿蜒其中,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下得山来,快到谷底,先是龙王占村,再绕行回来,才能回到马蟾岩村。当夜,几杯酒下肚,两床被盖着,也不敢脱去内衣就寝,虽然大红灯笼高高挂,龙岩河水淙淙响,寂静而又富有诗意,但这山里着实是太凉太冷了。

第二天一大早,原计划从一线天上去,经天晴村、越猪头垴垭口处,再到刀把口村,绕回村里来,不巧的是,有人撤去了通天峡里的木梯,感觉强攻危险性过大,于是放弃,沿原路下山。但我们还是感觉不虚此行。一方面感叹这大峡谷的神奇与绝妙,荫凉和森严;一方面对于丹崖挂柏啧啧称奇,这些柏树或盘壁而生,或悬空倒挂,生机盎然。自崖下仰望,呈现丹崖翠柏相辉映,纵有王维画不如的意境。同时,崖顶传来的寒号鸟的悲鸣,我们也和着其声音喊叫,在山谷中更增添些许游兴,不致失望。

返回马蟾岩,马不停蹄,立即驱车三教河,去一个著名的景点“三连峡”。位于刀把口村附近的东沟区域,北邻通天峡,西南接龙岩峡,东靠十里跑马坪景区。此处台垴柱峰林立,如北阳台垴、拴马柱、草帽山、猪头垴、神马峰(南阳台垴),鸡冠山、鹰翅山等,均为高达100-130米的孤立山峰。轿顶山为一孤峰,四壁陡立,山顶尖尖,酷似一座皇家大轿的轿顶。沟南是三个套谷,弧长350-500米,壁高120米,彼此间以陡崖相连,故称三连套;沟北陡壁发育有三条峡谷,由西向东依次排开,峡谷长200-300米,深100米,宽30-50米,彼此以陡壁相连,故称“三连峡”,南北对应,让人称奇,我们没有去三连套,去了三连峡,也是传说中的“奇峡三连”。

领路的兄弟说,此景远比通天峡和挂壁公路要强得多,上次来的时候,还花了50元让当地向导带队,否则会被这三个峡谷转晕。事实也是如此,在最西边的略长的峡谷中向上攀登,倒不觉得有多累,有步步登高的喜悦之感,上到顶上,就别有洞天,眼前豁然开朗,台垴硕大,且上面还有北阳台垴山,如巨大的屏风一般挡在面前。山前有一棵大树,更有一处荒废了的石屋,草丛中隐现以前在这儿生活过的人们使用过的石碾等器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平坦中不失奇崛,绝望中蕴育希望。可真要下来最东面的峡谷,那可就得一步一捱,且找到中间的峡谷也不容易,上上下下,弯弯绕绕,贴崖贴壁,战战兢兢。这些陡崖,远望似道道长墙,蜿蜒曲折,穿梭于山间,使山体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近观,高达百余米的陡崖横贯天际,崖面倾角90°,仰视崖顶视角达70°以上,更使人顿感山之雄伟,人行崖前,往前高不可攀。坐在陡崖之上,沐浴薄雾清风,惊诧崖缝挂柏,遍赏周遭奇峰,无人不觉如在画中、如坠梦境。

美好的时光总是倏忽而过,想伸手留住,只能有待下次。

返程的路上,我们又看到张河湾的游船飘浮在锦山水库水面之上,窑沟处的火炬红叶异常火红,芦苇深处柿子挂满了枝头,这种幸福可遇而不可求,有待在将来的户外活动中慢慢去比较、去回味……

http://s2/mw690/006CwufMzy7pXHJd4sN51&690
                                                                 (锦山张河湾水库一隅)
http://s12/mw690/006CwufMzy7pXHLMYpZ8b&690
                                                                (丹崖挂柏)
http://s12/mw690/006CwufMzy7pXHMapUDab&690
                                                  (北阳台垴上成片青松林)
http://s13/mw690/006CwufMzy7pXHM0JxWcc&690
                                                     (神马峰及三连套)
http://s1/mw690/006CwufMzy7pXHM2ZZma0&690
                                                         (一线天)
http://s10/mw690/006CwufMzy7pXImTPFn39&690
                                                  (通天峡第一处人工梯)
http://s8/mw690/006CwufMzy7pXIn3st997&690
                                                                   (挂壁公路)
http://s5/mw690/006CwufMzy7pXImRq4I04&690
                                    (典型的嶂石岩地形:峰林、峰丛,峡谷,长壁)
http://s11/mw690/006CwufMzy7pXImVHe26a&690
                                                        (岩廊下果林依稀)
http://s6/mw690/006CwufMzy7pXInmgjb65&690
                                                   (丹崖长壁,峡谷深壑)
http://s4/mw690/006CwufMzy7pXIp4M8P13&690
                                                              (秋染大峡谷)
http://s14/mw690/006CwufMzy7pXIpmkWN2d&690
                                                             (林黄铺村标识树)
http://s12/mw690/006CwufMzy7pXIpf5nt9b&690
                                                               (仙人桥)
http://s3/mw690/006CwufMzy7pXIpyXLka2&690
                                               (马蟾岩村对面长壁屏风)
http://s9/mw690/006CwufMzy7pXIpmGgM58&690
                                                             (拴马巨柱亦是十景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