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特别推荐】城阳一中近年优秀毕业生采访录之:林楠 清华大学(本科海南大学)(第二部分)
(2017-03-08 22:12:48)
标签:
教育 |
第二部分向导图:海南大学和海口简介——回忆高中
李:下面请学姐谈一谈你的本科学校海南大学吧。
林:讲一下海南大学有别于其他同等水平高校的特色活动吧。有一个亚洲论坛叫“博鳌亚洲论坛”(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每年四月份在海南博鳌举行。这个论坛的志愿者都是从海南大学的学生中选拔的。志愿者可以“一对一”的接触国家政要及一些高端人士,我的同班同学就由于在博鳌的出色表现,获得了李-肇-星先生推荐其赴悉尼大学深造的推荐信。除此之外,如果你出色的创新项目,也很有可能得到直接在亚洲论坛上展出的机会。——海南是一个教育相较落后的省份,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唯一的211高校,所以省级的“好事儿”都集中在了海南大学,这是一个优势。但我当时上学的时候也非常担心自己会变成一只“井底之蛙”,所谓“出则无敌国外患”,竞争压力小的时候,容易安于现状。
李:海南大学的学风怎么样?
林:我们学校的学风不差,但要看你跟哪一拨人在一起了。辅导员老师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天天逛超市,你会发现超市永远那么多人,好像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在逛超市;如果你每天泡图书馆,你同样会发现,图书馆永远那么多人,仿佛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在学习”。(笑)
李:在海南大学有没有碰到印象深刻的老师?
林:我的学生工作指导老师叫李海朋,他在人格魅力上影响了我们几届学生干部。简单的概括一下,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的在尝试“锦上添花”,那么李老师所带给每个人的,就是帮助学生织好自己的这块“锦”,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三观和做事态度,同时又留给学生“添花”的自由和空间。
李:海口这个城市怎么样?
林:在幻想中它非常发达、非常繁华,实际上是座陈旧的老城。但这座城市非常干净,空气质量很好。也很方便去三亚旅游,去看天涯海角。
李:海口会不会非常炎热?
林:它夏季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到11月底还是出于“湿季”,气温一直处于20度以上,但是它最热的时候比济南温度要低,因为被海环绕嘛。
李:好的,谈谈你的高中生活吧。你认为城阳一中在你的求学生涯中对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林:我觉得中学时代对我最重要的影响是塑造了我的性格。大学时对我性格的塑造就没有那么多了,性格已经成形了。
李:把你塑造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林:比如曾经我上课不发言的,但到后来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即使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我。于是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做敢说。所以那时候遇到的老师真的很重要,他们塑造了我的性格。
李:很高兴你的自信心在中学时代树立了起来并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不过我觉得你在大学期间也有一定的改变。中学的时候你锋芒毕露,现在比较的内敛沉稳。
林:对。大家都有年轻的时候嘛。年轻时做了疯癫鲁莽的事,现在也不遗憾,因为那是每个人都有的青春。
李:我很赞成。我的学生中有人把中学时写的文章都删除了,因为觉得幼稚;可是谁没有幼稚的时候呢。
林:但是有一些错事,自己会一直记在心里,最折磨人的感受就是没有机会去弥补当时对别人的伤害。有一次升旗仪式,我们班很不容易拿到了量化管理第一名,可以担任升国旗的任务。队伍前方是有一个旗手两个护旗手,旗手那个位置原本是班长亚文的,我是护旗手;但排练的时候我直接站到中间去了,现在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还用“我个子高站在中间美观”这种话来搪塞亚文,当时亚文也真的很想当旗手,但她没有同我争执。这件事已经过去六七年了,估计班里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但这种自责的情绪待在心里很不舒服,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这种由于价值观带给自己的羞愧感远比切肤之痛更加疼痛。
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很欣赏你能勇敢地把这件事说出来。我想这么久了,亚文也一定释然了。
林:我当时这么坏还能有朋友。(笑)
李:我觉得你遇事的时候非常热心,乐于助人;而且你很真诚。同学们也会看在眼里吧。说说你的学习经历吧。
林:高中的学习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身边有很多人会抱怨教育的不公平,但上了大学以后意识到山东的基础教育是远远优于其他省份的。第一个学期无机化学课,很多同学觉得老师讲得快听不懂,但山东的同学其实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我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真的很好。再者,如果真的觉得教育不公平,那就努力去顶尖的高校嘛,把最好的教育资源争取到自己身边。
李:说说你的高三生活吧。
林:就是痛并快乐地度过着……我有很多给自己减压的方法,比如喜欢打球啊。我们当时因为压力大,所以遇到一点儿开心的事儿就会开心很久。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三模前后一堂物理课,我和同桌都快饿死了,突然身后伸过来一个腊肠饼,上着课呢,我们俩偷偷分着吃了,还没被老师发现,这件事儿真的让我高兴了好几天。
李:好。谈谈高中时期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吧。
林:其实有好多啊。首先,两个班主任我都非常感激的。一个是张湖波老师,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的办公桌特别乱。
李:跟我一样。
林:但是他曾经让我们写我们理想的高校,每人写一张纸交上去。我是他的课代表,去他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他的桌子上别的东西都很乱,只有这一摞纸片特别整齐地放在他的抽屉里。
李:不错,还有什么特点吗?
林:还有,他很维护我们班的尊严,教育我们不能丢掉尊严。
李:好。那另一个班主任呢?
林:另一个班主任吕艳芹老师,跟张老师截然不同的性格。也是受吕老师的教育,让我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心态,能够不受外界影响。所谓不受外界影响有二:一是不要因为别人的优秀给自己施压;二是不要因为“从来没人能够...”就把自己否定。
李:很好。其他老师呢?
林:那就说数学老师左玲吧。左老师当时在我的练习册上给我写了一段话,我把那段话剪下来放在了我的日记本里,今年暑假还又看见了呢。——那段时间是我非常消极的一个阶段,左玲老师应该是看出来了,所以她就写了一段鼓励我的话,说“……热情洋溢开朗大方……可是成绩可以做到更好……”什么的。
李:看来这碗鸡汤你是非常开心地喝了下去。
林:嗯!我剪下来之后本来放在笔袋里,每天看,后来觉得放在那儿会损坏边边角角的,就把它夹到了日记本里。
李:好。说说你的强科吧,介绍一下学习经验。
林:我的强科是物理。说来奇怪,很偶然在刚接触物理的时候在课堂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后来周边同学就会咨询我很多物理问题,于是我就潜意识里觉得物理我必须学扎实了,不然怎么讲给别人。所以在高一打基础的时候就经常看物理这门课,后来它真的就变成了我的强科,非常扎实,直到我到了大学,在遇到一些物理问题的时候,我还会非常轻松地解答。高中时的物理公式,任何一个公式是怎么推导的,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我都能随时拿出来用在别的题目上。我觉得掌握公式推导真的非常重要。
李:你刚才所说的和我的两个观念非常吻合。一个是要多给别人讲题——可以厘清自己的思路,揪出隐藏的盲点,还可以互相帮助一起进步;一个是掌握公式推导——把知识点用逻辑串起来,利于记忆和应用。当时还有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吗?
林:当时还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当时吕艳芹老师要求得比较严,要按时上交。它能让你回忆起曾经发生的一些事情,回忆起当时的情绪。
李:嗯,随笔是记忆的支点。
林:而且我觉得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写随笔,写着写着心情就会变好,就会有“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的”这种感觉。所以当浮躁静不下心去学习的时候,当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去写一页随笔,心就会静下来。
李:你感觉这个随笔用手写和用电脑打是不是有很大的区别?
林:是。感觉手写的随笔更能倾倒出你当时的情绪。而且还能练字,我觉得写一手好看的字会更有“佳人”的气质……当然我现在并不是一个“佳人”。
李:很好。还有什么好的习惯吗?
林:还有一个挺好的习惯是,当心烦意乱、没有什么目标的时候,就去把手边的事做好。不管在什么心境下都能做好你手边的事情,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个踏实的人应该养成这种能力。
李:你说的很对,这一点我做得就不够好。——说说你的弱科吧。
林:弱科是英语。我高中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学英语。我自己已经挺卖力地学了,但一直没有学到点子上。
李:主要是不感兴趣。
林:对,不感兴趣,学的时候就会带着一种负面的能量。而且有时候我可能太希望短时间内就出成果,但英语是根本不可能的。当时我努力了一阵儿之后,发现怎么做阅读还是错这么多?就变得更抵触、更消极了。
李:现在你的英语怎么样?
林:我的英语现在仍然不是最拔尖的,但是也还是可以的。因为我们研究生阶段有的课是用英语来上,我怕有的时候反应不过来,就会录下音来课后再听。
李:所以逐渐地进步了。最后,对学弟学妹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林:分享一句对我很重要的话: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李:能不能再解释一下这句话?
林:就是不能光去想,要去做,要去行动,方能到达。
李:所以这个“必”不是“一定能”,而是“必须要”的意思。
林:对。
李:好的。林楠学姐不仅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也有付出不问回报的高尚品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字里行间中透出的踏实和真诚。希望以后有机会再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