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雍正官窑祭蓝釉天球瓶

(2016-12-08 17:04:59)
标签:

杂谈

艺术品收藏

文玩

收藏

古玩

清雍正官窑祭蓝釉天球瓶
http://epaper.dfsc.com.cn/resfile/2016-10-12/07/%E9%9B%8D%E6%AD%A3%E5%AE%98%E7%AA%91%E7%A5%AD%E8%93%9D%E9%87%89%E5%A4%A9%E7%90%83%E7%93%B6_b.jpg
图1
http://epaper.dfsc.com.cn/resfile/2016-10-12/07/%E9%9B%8D%E6%AD%A3%E5%AE%98%E7%AA%91%E7%A5%AD%E8%93%9D%E9%87%89%E5%A4%A9%E7%90%83%E7%93%B6%E5%BA%95%E6%AC%BE_b.jpg
图2

  祭蓝又称“霁蓝”、“霁青”等,《饮流斋说瓷》:“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这是对于青、蓝的概念不清造成的。祭蓝釉是高温钴蓝釉,属于高温石灰碱釉,以氧化钴作呈色剂,系生坯挂釉,入窑经1280—1300℃的高温一次烧成,其工艺、器型与霁红釉相似。最早用于陶瓷上的蓝釉是唐代三彩陶器上的低温蓝釉,高温钴蓝釉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它的烧制成功,是我国制瓷业熟练掌握呈色剂的标志。元代蓝釉产品传世完整者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2件左右。明清两代在元代高温钴蓝釉的基础上继续烧制,特别是宣德祭蓝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质量至精,是后世制作蓝釉的楷模,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名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祭蓝釉瓷的生产得到很大发展。雍正、乾隆时期宫廷档案中有御窑厂烧造霁蓝釉的记载,蓝浦《景德镇陶录》:“霁蓝釉用青料配釉合成。”唐英《陶成纪事》:“一仿宣窑霁青,色泽泛红,有桔皮棕眼。”

  镇江博物馆藏有雍正官窑祭蓝釉天球瓶(图1),高50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17厘米;圆唇,长颈,溜肩,圆球腹,圈足;足内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书款(图2)。全器施祭蓝釉,内里及底部施白釉。釉色深浓沉静,釉厚而均匀,釉面布满桔皮皱纹以及细小、密集的气泡。蓝釉制品的用途与黄釉、白釉、红釉一样都可作祭器之用。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始烧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清代康熙偶有仿制,多见雍正、乾隆时作品。此器极似永宣器型,比例适度,较乾隆同类器秀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