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光绪青花缠枝莲纹盘

(2016-11-28 11:18:44)
标签:

杂谈

艺术品收藏

文玩

收藏

古玩

清光绪青花缠枝莲纹盘
http://epaper.dfsc.com.cn/resfile/2016-11-23/09/%E7%9B%98%E5%86%85%E7%BA%B9%E9%A5%B0_b.jpg
http://epaper.dfsc.com.cn/resfile/2016-11-23/09/%E7%9B%98%E5%BA%95%E2%80%9C%E5%A4%A7%E6%B8%85%E5%85%89%E7%BB%AA%E5%B9%B4%E5%88%B6%E2%80%9D%E6%AC%BE_b.jpg

  “素胎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借青花瓷的魅力勾勒出一幅烟雨江南情意绵绵的画面。始创于唐代的青花瓷,华而不艳,淡雅幽菁,经过宋元明清的沧桑演绎,在我国瓷业发展中一直长盛不衰。无论是诞生之始胎质粗松的唐代青花瓷,还是工艺发展日臻成熟的元青花和代表我国装饰艺术最高水平的清康熙五彩青花,都是我国彩瓷生产的主流。到了清晚期,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从来没有停止过青花瓷的烧造,尽管在制作上比不上清早期康乾盛世的精湛,但也有不少造型优美、制作精细、青花色泽鲜艳的青花瓷。本文介绍的就是一件颇有特色的清末光绪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器。

  清光绪青花缠枝莲纹盘(见图),口径16厘米。敛口,浅弧腹,矮圈足,足内施白釉。此器瓷化程度较高,胎体细薄,白釉莹润,细腻洁白。盘的内壁口沿以下绘一圈缠枝莲纹饰,花枝婉转缠绵不断,似波浪起伏,井然有序,枝条缠绕间,硕大的莲花或朝上或朝下盎然怒放,形成一片花繁叶茂的缠枝莲纹效果。盘心圆圈内,绘一大片缠枝莲图案,藤蔓纤细环绕,枝叶婆娑,莲花绽放,富有动感。外壁自口沿到圈足处,满绘缠枝纹花卉纹饰,较之盘心紧密、繁琐的缠枝莲纹饰图案,外壁的纹饰则显得比较疏松,大小花卉规整有序,枝条伸展路线清晰明了。盘底中部书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呈竖行排列成两行。光绪时的官窑款识楷隶并用,以楷书为主,青花写款的色泽深浅均有,瓷器款识精工,书体端正自然,字体修长,色泽较浅。缠枝莲纹饰是汉族传统吉祥纹饰,又名“万寿藤”,兴起于宋代,是我国瓷器装饰的主要纹样形式之一,元明清时期被广泛装饰于盘、碗、壶、瓶、杯、炉、洗等青花瓷器上,深受人们喜爱。此盘内外均绘缠枝纹,洋溢着吉祥美好的生活气息。

  清光绪时期常见的青花瓷器型主要有赏瓶、玉壶春瓶、螺口盖罐、荷叶罐、海碗、盘、碗,以及砚、洗、笔筒等文房器具,胎体较粗松,制作工艺粗糙,缺乏创新;色泽多为黑褐色或淡蓝色,漂浮不定,绘画线条含混不清,笔触呆板,粗俗简陋。尽管整个晚清时期宏观如此,但官窑仍然烧造出了一大批清新明快、色泽鲜亮、工艺精湛的青花精美之器,尤其是经历了咸丰、同治年间一度停烧的官窑衰败后,在光绪时期出现了中兴景象,无论是胎、釉、彩的制作水平,都达到了晚清青花瓷烧造的最高水平。这件青花缠枝莲纹盘胎质细密,肥厚细润。釉面光洁滋润,莹澈明亮,呈色素净淡雅,细腻洁白,赏心悦目,令人不禁有了清人龚轼笔下的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的共鸣感。主题纹饰优美生动,繁密有致,浓暗分明,灵动而不失规矩,婉约多姿,清爽透亮,结构连绵不断,蕴含着“生生不息”之意,吉庆色彩浓厚,生机盎然。整件器物器型规整,品相完好,款识工整,实为清朝末年官窑所烧造的青花瓷中的一件难得的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