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认知发展是指认知主体在求知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知识和能力不断增长和发生变化的现象。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至2岁)智力与思维的萌芽阶段;2)前运算阶段(约2至7岁学前儿童)儿童头脑中有了事物的表象,而且能用词代表头脑中的表象。能进行初级的抽象,能理解和使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具有三个特征:知觉的集中倾向性、
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并非自私)
知觉表象占优势,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约7至11岁小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了抽象概念,能进行逻辑推理。逐渐能进行第二级抽象,能理解和使用第二级概念及其关系
4)形式运算阶段(约11岁至15岁中学生)思维特征表现为假设一演绎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日益增强。
二、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
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
三、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起点水平分析
1、“预备能力分析”:明确学习者对于面临的学习是否有必备的行为能力,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哪些“补救活动”。
2、“目标能力的分析”:了解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目标技能的预测,有助于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做到详略得当。
3、“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分析”:学习者对待所学内容的态度。判断学习者态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