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做准备,节前效应及应对措施!
(2025-09-26 17:07:14)
标签:
2022财经股票股评上证指数 |
分类: 收评 |
提早做准备,节前效应及应对措施!
每年到了长假前期,持股和持币这个话题都有很高的热度。
趁着距离国庆还有两个交易日,咱们提前把这个事情说透,留给大家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做出合理应对。
先说我的观点,单纯的聊假期是持股还是持币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交易的仅仅是一只股票,一个ETF。而宽泛的根据节后上涨或下跌来决定持股持币,这本身就不科学。博不到风口,大盘涨也没用,博弈到风口,大盘下跌,反而有获利效应。关于这一点,老股民都深有体会。
那咱们的视角必须要从大到小来评估这个问题。像国庆、春节这样的长假,前期市场经常都有哪些表现,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咱们就拿2010到2024这十五年的数据为例。国庆前五个交易日内下跌的概率为80%,这是普遍性。
去年是个特例,因为突发重大利好为干扰因素。普遍调整的原因很简单,这是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厌恶情绪所造成的。在长假期间,国内国际的政策变化,各种突发事件,这都属于不可控因素。于是,多数人选择落袋为安,节后再战。这是符合人性的。
还有一个情绪因素,节前几天,大家都已经开始规划假期生活了,回老家的,聚会的,旅游的,心思基本都不在工作上,更不用说股市了。所以,看盘的人相对也少,追涨杀跌的情绪都会被淡化。主力资金点火杀跌,调动不起来散户情绪,做给谁看呢?
所以,市场会显得非常沉闷。
你如果选择空仓安心过节,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能接受节后首日开盘一小时的上涨就可以了。这是什么话?节后为什么第一天会涨?这也是匹配大众情绪的结果。尤其是股民,国庆前三天大家吃喝玩乐是比较兴奋的,而越是临近假期末端就越无聊,到了最后两天,巴不得赶快开盘。
所以,无聊之际就会去看看假期内都有那些消息。
而网上的自媒体是很懂情绪的,假期前几天,你几乎看不到有人解读市场。到了最后两天,铺天盖地的鼓吹就出现了,抓的就是大众急于交易的情绪。小利好能吹上天,大利好就更没边了,营造一种假期后再不上车就来不及的情景。
这种解读谁能受的了,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所以,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的第一个小时,会有大量情绪化的资金涌入市场,去追逐自己心仪的板块。哪怕是假期中有利空,开盘指数跌了,也会有板块上冲的非常厉害。为什么?因为利空也可以反向去理解。
比如,地缘冲突加剧,大盘杀跌,但军工、黄金就会飙涨。
科技、新能源利空,资金也会去追国庆消费。
总之,一定会有情绪化资金,憋了好几天了,开盘瞬间杀入市场。这是一股较为强大的动能。而在开盘一小时后,子弹宣泄完毕了,市场才会进入自然运转,露出本来的面目。
所以,真涨还是假涨,我都会建议大家看开盘一小时后的市场反应。这个经验,大家可以记录一下。
所以,你说节前空仓有没有问题?从厌恶不确定性因素这个角度来看,没有问题。那如果你想博弈假期后的这个上冲呢?
我感觉也没什么问题。博弈假期后哪个板块能上冲,有情绪资金介入,这肯定不能乱猜。
一方面,你要对未来8天发生的事情有评估。你要预期,未来这几天金融有没有利好,房地产有没有利好,俄乌、巴以冲突会不会升级,旅游观影、游戏消费数据会不会超预期等等。
另一方面,你要特别留意最后两三个交易日市场的资金流动。要知道,不单单是你在预估节后热点板块,市场各路资金都有自己的预期。
谁不希望自己押宝的线路能在节中发酵。
所以,最后两个交易日,尤其是盘中猛烈拉升的板块,盘中领涨的板块,一定是有资金押宝的。
不要排斥,你可能没意识到,但总会有资金挖掘到。这可以扩宽我们的思路,起到一个查缺补漏的作用。
有自己的预期+节前资金的表现,两者结合,你可以选一两条线路买定离手,看看节后运气如何。
距离国庆还有两个交易日,这个时间足够了。
说一下我的选择。如果最后两个交易日是杀跌,我会重仓博弈节后的上涨路线。最后两个交易是上涨或者平稳收官,我会轻仓搏一搏。那至于博弈哪几条线路,我会轻自我判断,重场内资金选择。
听到这里,大家再回过味想想。空仓过节,持仓过节,到底谁对谁错呢?
都对,也都不对,这件事我还真说不清楚。
交易,对错到底该如何理解,只用盈亏这个结果来衡量吗?
买入必有风险,但风险的控制,衡量盈亏比,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自己再感悟一下。
今天就聊这些,别忘了点赞(错过一篇文章,思路很可能会断掉)。
喜欢本人收评,还可以点赞、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