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卖的是师傅”,今天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2025-09-08 16:22:14)
标签:

2022

财经

股票

股评

上证指数

分类: 收评
“会卖的是师傅” ,今天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今天长文,建议静心阅读,做好头脑风暴的准备。

上周大家的心情犹如坐了过山车,指数连续调整三天,周五出现了强力反弹。

今天周一,新的征程,市场又给我们一根震荡K线,个股出现分化。
这次反弹,无论市场是还给我们一只羊还是一只鸡,都免不了要考虑一个问题,卖出!关于卖出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把这个事说明白。

根据我十几年的交易经验,对卖出也有自己的理解,今天试着来讲一下,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启发。

别把卖出想的太简单,它绝不是给一个标准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卖出是一个体系,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也是与自己内心和解的一个过程。卖出本身没那么重要,但它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态,一旦情绪失控,乱找抓手,给卖出粗暴的定义上 “不该贪” 或者 “怂了”这样的标签,交易能力再无寸进。

我们先代入一个场景。 

一位老司机载一车人去机场赶飞机。司机是有经验的,看了看手表,下午五点。他认为,这个时间段走大路肯定要堵车,可能会延误。所以,他选择走小路,时间肯定更充裕,能够及时到达。但小路颠簸,有人晕车了,乘坐感糟糕,于是大家纷纷抱怨,还不如选大路呢,大路未必堵车。

换一个场景。走了大路,果真如司机所料,走到一半就赌车了。眼看飞机赶不上,心急如焚,此时大家会不会想,早知道走小路了,颠簸点算啥,至少不会误事。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这种小的选择点组成的,谁也不知道选另一条线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的感受很难与另一条线共频。而这种情况,在股市的买卖选择中是很常见的。 不要以当下的盈亏来定义对错,这是一种智慧。    

理解到这里,如果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况,可能大多数人会选择相信老司机,选择走小路。对错之心立刻就产生了,走大路错,走小路对。但世事的发展往往没有那么简单。现实中,我们的判断是相信老司机走小路,结果出现意外,半路爆胎了,没赶上飞机。请问,这如何判断对错呢?这又出现了第三种结果。明明选择错了,下班高峰期走大路堵车了,但幸运的是踩着最后一分钟赶上了飞机。可选择正确走小路的人群呢?因为意外,没有赶上飞机。
如果从结果上来看,走大路,堵车,运气好,赶上了飞机,这是正确。走小路,意外爆胎,没赶上飞机,这是错误。

因为没赶上飞机,所以要反思,下次车流高峰期是不是要走大路呢?是不是有点不对味了?

可能大家抓到了关键点,运气好和意外。

我想,大家下次还会选择走小路。因为,运气好,你不可能次次都好,而爆胎的意外是小概率。

达到这种认知层面,回到股市中,具体行为是,这次卖错了,下次还得这样卖。有谁能做到这一点,我要给你树个大拇指,赞一声,高手!卖出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体系。因为未来是不可控的,所以在当下认知范围内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剩下的交给市场。也许结果未必如意,但我们下一次还得坚定执行。这才是“正确”的卖出。我们不应该去追逐单个的标准,比如巨量上涨,倒锤子线,跌破十日均线。而是要去完善我们的认知体系。

什么是认知体系?

简单说,就是买卖思维保持一致。卖是与买不可分割的,你买它的预期是什么,这就是你卖出的标准。所以,不同的买点预期,决定了你要不要卖。

说这个有点抽象,咱们用具体实战案例来说明。
比如说,在前些天,科技加速上攻+首次降温的时候。你判断出来资金要转换了,于是调仓换股,到了电池、光伏线路上。请问,你买入的预期是什么?这可不能用简单一个涨字来解释,因为太模糊了。

思路必须清晰,买入的预期是,电池、光伏会承接科技流出的资金,成为下一条主线。买入的思路清晰后,你的卖出标准也就产生了。当我判断出电池、光伏主线地位被抢夺,资金流到其他线路上了,这个时候就要卖出。否则,持股。

于是,问题开始下沉了,那怎么判断光伏、电池风口没了?是不是可以定义几个具体的标准? 
1. 光伏、电池里面的标杆出现了大跌。
2. 光伏、电池线路里的个股,开盘没有产生一字板涨停,引导作用停止。 
3. 单日有份量的板块资金争夺焦点成功,比如机器人、工业母机线路出现了大面积涨停。
当你发现市场出现了以上信号的时候,就等于是买入预期消失了,所以要卖。这是波段的卖出评估体系。

那短线呢?
标准就不一样了,因为买入的预期不同。

比如,上周三周四大盘杀跌的时候,你看中一个板块,抄底买入。预期是什么?很简单,短线炒作,就是博弈反弹。这种买入的预期要的是反弹力度,判断为,只要大盘反弹,我买的这个板块就会暴涨。同理,买卖思维一致。一旦市场给了答案,你买的这个板块并不占风口,反弹起来力度比较孱弱。板块里面都没什么涨停,更没有连板标杆,此时毫不犹豫,卖出!短线买,短线卖,博弈的很清楚。

怕就怕,明明买的时候是博弈短线反弹,结果临到盘中不舍得卖了。思维一下就变了,股票一旦不涨就到处去询问,这个票后市还有没有机会。“板块不错,未来还能涨 ” , “ 大盘没问题,还能创新高”。结果,短线做成中线,中线做成长线,一次次的循环,永无止境。

所以,我们要把卖出看成两个独立的体系。
1. 市场给的对错。(卖飞了或该卖没卖) 
2. 买卖一致性的评估。(通过市场给答案,修正完善这个体系)

我们用评估体系不断的去碰撞市场答案,不断的积累经验。目标是,评估体系尽可能的贴合市场走向。这才会出现正确的卖出。

那具体怎么做,如何培养评估体系呢?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股票你正常买,但买入前,要把你的预期完整的记录下来。 

比如,我听到一个利好,这个票要起飞,我看到网络上的一个分析,这个板块要涨,均线多头排列,股价要加速等等。 写好这些条件,此后每一天,你就对照以上的这些条件去看盘。
利好是不是已经落地了,股价怎么不涨?网络上说好的成为主线了,怎么这个板块没有热度?均线昨天还多头排列,怎么击穿了5日10日均线了?这些信息会不断的冲击你的大脑,市场的真实走向可能与预期完全相反。

有了具体的问题,预想和现实产生了实际的矛盾,你的潜意识就无法再逃避,这样就会强迫自己修正价值观。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每天的判断都有一大堆错误。但坚持两三个月,效果是显著的。你会重新审视这个市场。原来怕的高的,后来不怕了。原来认为低位安全的,后来也不感兴趣了。原来喜欢听宏观叙事的,慢慢的相信资金是跟着热点线路走的,都是阶段性的。买入思路慢慢的和市场越贴越近,你的卖出自然能提高胜率。

股市不赚钱,必然是自己的认知体系和市场运行体系有偏差。股市赚钱,也是因为一部分思维暗合市场真相。(没有人能达到全部)说白了,股市就是认知改造的场所。只有顺应市场,敬畏市场,敞开心胸,接受市场给的一切答案,市场才有可能给你回馈。 不服?股市专治各种不服,“犟种”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今天就聊这些,别忘了点赞关注(错过一篇文章,思路很可能会断掉)喜欢本人收评,还可以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感谢大家的支持,咱们明天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