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的认识》议课稿
(2017-05-16 13:52:44)《算盘的认识》议课稿
献课人:周晓花
议课人:陈显和
例4认识算盘是根据2011版课标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会用算盘表示数。本节课呈现了的最大亮点就是一个字“实”。
首先,是扎实。包括周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和学生学得扎实。周老师用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得格外认真,从老师对算盘各部分名称的介绍,到如何用算盘数数、记数,学生都非常专注地在听!整节课老师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角色,学生学得扎实。。
其次,整节课设计非常朴实。整节课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紧扣重点和难点,有儿歌、有内容,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拓展,也有升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再次,整节课呈现的很真实。正如李志老师说“真实就是有缺憾的课,也是有发展的课”。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小建议:
2、拨两位三位数时,因为位数较多,个别学生又迷糊了,一会拨错这个位,一会拨错那个位,因为还是不熟练。可以先让学生找到十位、百位时,再拨,会拨的正确。
3、可以在适当的让学生边拨边写,边读。实现读写、表示的转换。
总之,学生通过对“认识算盘”这一节课的认真学习,既了解了“算盘”是一种记数工具,又增强了数位制之间的关系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更强了。
我们的“相约课堂,共同成长”教研活动截至本周已画上圆满的句号。在此衷心的感谢周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认识算盘!周老师的教学风格一直是条理清晰,语言凝练,不急不缓,清新自然。而昨天早晨的示范课周老师更好的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教学特点和个人风采,完美地诠释了汉小教师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精神。
昨天那节课,孩子们在课堂上听得格外认真,从猜谜引出课题到老师对算盘各部分名称的介绍,再到如何用算盘数数、记数,学生都非常专注地在倾听!整节课老师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角色。学生学得收获满满,我们听得专注投入。在此,我就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谈一些自己的浅见,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亮点一: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轻松自如。纵观周老师整节课,从猜谜导入到展示课题,从认识算盘的结构到学习拨数认数,从强调指法到巩固练习,每个环节过渡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亮点二:有效把握知识重点,逐个突破教学难点。
周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算盘的结构和组成,并能在算盘上准确的拨出指定的数。为了使学生明白算盘上任意一档都可以作为个位,拨数时要认清个位在哪儿?课中通过出示一个弄乱算珠的算盘,给学生制造矛盾冲突,再通过课件动态的演示,上珠靠上框,下珠靠下框,使学生深刻记住拨珠计数前要整理算盘。接下来通过师问生答的形式探究出“算盘上哪个档都可以做个位”为了顺利解决本课的难点:正确拨出数字“1-10”。周老师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再动手尝试,最后汇报讨论,学生不仅感到新鲜而且可以亲自体验拨数的过程和方法,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老师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亮点三:应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相结合,实现数形结合,渗透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将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本课周老师通过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表示数形结合思想和一 一对应思想。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拨珠,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从具体到抽象建立数位图的表象,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的数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亮点四:问题设置针对性强,目标明确。
周老师是一个思维敏捷,条理清晰的人,她的课堂没有多余的废话,她的教学语言简洁明了,问题设置尤其指向明确,针对性强。如,为了引导学生区分5珠算盘和7珠算盘,周老师问道“请学生们仔细观察两种算盘有什么不同?”,为理解上珠与下珠的不同含义,问道“上珠和下珠被什么隔开?上珠和下珠各表示什么?”为理解算盘上各位的定位,问道“你知道算盘上的各位是哪个档吗?为什么最好选最右边的档做个位?”。周老师每个问题设置都指向明确,言简意赅,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使得整个课堂结构也完整流畅。
周老师本节课是一节极其精彩的数学课,本节课亮点很多,大家都各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但是做为教学研讨,本人感觉本节课还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
1、
2、
3、
4、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谅解。总之感谢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示范课,让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期待下学期周老师更精彩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