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7-05-16 13:48:0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8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和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引入
2、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
二、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仔细观察算盘,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通过游戏巩固
(3)认识上珠和下珠,并介绍上下珠分别表示多少?
(4)《算盘歌》一把小算盘,四周围满框,横卧一根档,竖着许多梁,梁上是上珠,梁下是下珠。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设计意图: 通过动作比划、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2、在算盘上表示1-10
(1)
如何在算盘上表示1?(在个位拨一个下珠)那哪一位是个位呢?
和学生一起探讨定数位的方法。(必须从右往左依次定位)
教师小结: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位为个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问: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有什么好处?
(2)在算盘上拨1——9.
(2)
说明:10一般不用1个上珠和5个下珠(2个上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个下珠表示。这一点和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是一致的,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学生练习拨出563,展示。说说563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拨珠的指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8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六的11题。
3、用三颗算珠在算盘上表示一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2、介绍算盘的历史(配合课件)。
四、介绍算盘的历史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计数,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表示数。像这样就表示563.后来这种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再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欣赏各种各样的算盘。
六、课堂小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