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议唐玲老师《同数相加解决问题》一课

(2017-05-16 08:20:11)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

        胡远丽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学生学习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也更具有挑战性。这需要学生先充分理解题意,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再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听了唐老师这节课,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节非常棒的示范课。下面我就来说说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唐老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能明显的看到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觉得课堂很轻松、自然。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唐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小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主人公---喜洋洋、美洋洋、沸羊羊等动画人物,还给灰太狼配了音,很好地为孩子们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唐老师出示主题情境图以后,先是让学生充分观察主题情境图,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情境图所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式后,由学生质疑:“3个同学”这个条件在加法算式中用到了吗?在这整个过程当中都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最后让学生上台把思考的结果上台进行板演,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提高。

三、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在主题图出示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图中的意思,唐老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星星教具进行摆一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四、注重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在如何解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时,唐老师通过不断的引导,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可以列综合算式,也可以列表格解答。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唐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先如何填写表格,然后,又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和感受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简便

五、巩固练习设计的特别新颖、可以说是别具匠心,比如说第二个练习题,大头儿子一家吃早餐的这个题,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让孩子知道写日记不光只是出现在语文学科里。这一点是值得所有老师学习的。还有就是最后一个练习题,唐老师利用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李白的这首静夜思。这本来是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但是唐老师就注重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学好语文的同时也要学好数学。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评课稿

朱莉

 

 唐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解决问题的《同数连加》一课。我认为本节课以下几方面优点:  

1.抓住低年级的学生特点,以动画故事情节导入学生兴趣浓。低年级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整节课中,唐老师利用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为主线的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贯穿课堂,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中,唐老师出示情境图时,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并自己提出问题意。接下来让学生利用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解决问题。然后找学生板演计算过程,真正做到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最后唐老师小结计算同数相加应用题的几种方法,让学生在以后解决问题时,知道运用哪种方法更简便。

3.练习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巩固练习时,唐老师继续以灰太狼抓喜羊羊,大家一起拯救喜羊羊为主线,让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唐老师利用解锁环节,练习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全面培养学生各科教学。唐老师在练习三中,设计计算一首古诗有多少字,这样加强了学科知识的联系。

5.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唐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练习中,表扬班上一个学生写字姿势端正,让其他学生做到“三个一”。

 总之唐老师的这节课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主动的去探索去发现。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自己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掌握了新知识。

当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接下来我提自己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课件出示的是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三只动物,可出示的条件和问题说的是“三个人”,应该统一。

2.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已将算法列举出来,没必要再去数有多少星星,给学生误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