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学 |
【当下散文】童年中的火车
文/易遥
今天坐公车时恰好看到高高的桥墩上经过长长一节火车。熙熙攘攘的路上有无数的车经过,无数的人匆匆忙忙走过,在这样一个连公共汽车经过都会明显感觉到地面震动的大城市,我不禁感觉到了一丝恐慌。有点害怕大城市过于拥挤与繁忙的生活,这种飘零感会让恋家的我无所适从。
之前看到火车都会觉得很向往,一颗希望漂泊的心早就渴望随着奔驰而过的火车带我到远方,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我享受坐车,喜欢在车上看路旁飞驰而过的景色,喜欢坐在车窗边随着景色的变换而不断地思考,喜欢这样平和而又充满了惊喜的过程。
然而此时此刻看到天桥上奔驰而过的火车的我又是另一种心境了,也许这跟环境有关吧。环境变了,心境也跟着变化。现在身处城市之中,地方虽大,却不如在家来得安慰与欢愉。
第一次见到火车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和母亲因为探望朋友的缘故而从家里的那个小小的乡村来到了大城市。在中途下了车的我们一直等待着公交车去往目的地。而在漫长又无聊的等待过程中我不断地用好奇的眼光观察着周围的对于我来说是如此新奇的世界。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流映入眼帘又随之消逝,看着头顶上高大的不见天日的桥梁似乎觉得大城市也不过如此索然无味。就在兴致随着漫长的等待而逐渐消失时,母亲用她那惯于发现新事物的眼睛,母亲用她那惯于在发现新事物之时的活泼灵快的像孩童发现新世界一般的口吻轻拍着我说,“快看快看,那是火车呢,那边刚好有火车经过,原来是这样子的啊。”她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指着那个方向引导我去看。我沉闷无比的心情瞬间活跃起来,便顺着母亲惯于发现新事物的灵活的眼睛方向看去,那里确确实实是有一辆火车经过,一节节的车厢连接而成,组成了一条长长的车龙。许是附近有停靠点,火车走得很慢很慢,比我后来看到的要慢得多,绿得发黑的车厢在沉厚的天桥底下缓慢地经过,似乎是这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一道有着生命力的风景线,车上的行人看向我们这边,有的露出笑容,向我们招招手,有的则是瞟了一眼便恢复了原来的状态,有的则一脸默认。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小小的我只知道我很羡慕他们,可以坐上火车,随着渐行渐远的火车而奔到远方。这样第一次见到的火车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一节节绿得发黑的陈旧的车厢,那缓缓而过的向我们招手微笑的人们,还有随着火车远去而喷出一缕缕黑烟的留给好奇的我追望的火车尾。这些所有记忆里的一切都沉淀在了我的脑海理里,让我难以忘记。许多年以后的我回想起来觉得在羡慕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无奈。每个人都要奔向自己不同的远方,而我们的过程是否疲惫是否不堪,似乎并没有人去在意,有的只是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吧。因为有时旅途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在后来也总是有过很多次与火车的相遇,穿梭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总是母亲用她孩子般的举动提醒着我,快看,那边又有火车经过了,好快呀,你快看那边。而年幼的我被好奇心驱使着,总是无比配合地立马回应她,也被她那欢快的语调带动着,伸长了脖子,转动着灵活的眼睛好奇而又惊喜地问她在哪在哪。这时我看到的火车总是那样快,那么迅疾地呼啸而过,没有留下一点给我观看和想象的空间,而此时的我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飞啸而过,带着我的惊喜一点一点远去,留下短暂的回想与追忆。
而后慢慢长大,来到城市的机会也更多。火车这一交通工具在飞速发达的城市中也只不过是在正常普通不过的存在,过往有着激情与活力的善于发现新事物的母亲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提醒着我,跟我说快看快看,又有火车经过这样的话语。而我自己后来看到了无数次呼啸而过的火车,没有了记忆中童年的热情与渴望,有的只是担忧与迷茫。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厌烦,感觉它带来的不过是一种噪音,没有丝毫盼望与期待可言。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是否失去了什么?那份对事物有着渴望与期盼的好奇心,那份单纯的心境。钢筋水泥的混凝土中建构出一幢幢华美精致的楼房,我们惊叹其中,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其中,享受人们投来的艳羡的眼光。追求物质享受为人之本能,我们无需过多责怪,只是
在这样一堆堆混凝土之中,我们是不是却失去了我们本来应有的朴素的样子,对生活的好奇与渴望以及纯真本性无污染的心境。
人生中的路始终要一个人走下去,一个人去面对。就像童年的火车那样,随着时光的打磨和环境的变换而逐渐消逝,有些人有些事始终不能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地把这份回忆与过往珍藏在心底,怀着本真,别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王晓怡,笔名易遥,广东省肇庆市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