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寒露,秋冻正式开始!谨记9个养生小常识,守护全家人健康!

(2018-10-08 07:52:24)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今天(10月8日16时15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此时节,西风飒飒,秋雨潇潇,落英满地,鸿雁南迁,枫叶火红,菊花开放。

http://spider.nosdn.127.net/a1eec7a86f763d22e0e35db732e3c06e.gif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天气越来越冷,那么寒露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老年之声为您介绍9个小常识,一起来看看。

  http://spider.nosdn.127.net/e8721bb4d717b1108138844c454dadd0.jpeg

  http://spider.nosdn.127.net/8023306acc10e8f83a2dfda09baddbe4.png
寒露养生的9个小常识 http://spider.nosdn.127.net/e32884acd19ad359d1195d55fe852dde.png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

  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此外,肩部、肚脐、脖子也是不能冻到的。

  http://spider.nosdn.127.net/b299908265c519f6538eaf843af623c5.jpeg

  2适时添衣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http://spider.nosdn.127.net/2f083caf15cbb9e8747ce71b7ceae543.jpeg

  3朝盐晚蜜

  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盐水,晚蜜汤”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http://spider.nosdn.127.net/dd9853be6ff180fd5b9480e0520f63c4.jpeg

  4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

  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寒露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http://spider.nosdn.127.net/c7b25f44c5d972d77b9d7992a7c78a02.jpeg

  5不要憋尿

  寒露节气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人即便是夜里感觉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这其实是非常不健康的习惯。

  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极易诱发膀胱炎。而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http://spider.nosdn.127.net/560b4dfadeae71adb71ee02419eb4631.jpeg

  6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http://spider.nosdn.127.net/2717822f8d51ba2b3ed0a3aa5ce132ec.jpeg

  7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物,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http://spider.nosdn.127.net/348ec60f8b8f1a2f7c2abdc32a01faae.jpeg

  8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http://spider.nosdn.127.net/f354d6b8f9c90a6b2f390d5ccaa6db9a.jpeg

  9适量运动

  寒露时节,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http://spider.nosdn.127.net/5758562cf0a43f6bce67595f0fece566.jpeg

  http://spider.nosdn.127.net/8023306acc10e8f83a2dfda09baddbe4.png
寒露还有哪些习俗 http://spider.nosdn.127.net/e32884acd19ad359d1195d55fe852dde.png

  到了寒露,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此时,各地便开始有了应季的习俗活动。

  1 丨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秋风肃杀,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心绪。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

  http://spider.nosdn.127.net/ecadd7da2b40fbf741f04f5e5ed7a285.jpeg

  2 丨 观红叶

  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将催红枫叶。不过,我国幅员辽阔,跨越纬度范围比较大,各地的红叶在辽阔的大地上呈现的时间是不同的。

  http://spider.nosdn.127.net/3e55840ed8e342fbc790e1190c83b51b.jpeg

  3 丨 赏菊花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寒霜露重,越是菊花开得艳丽的时节。

  http://spider.nosdn.127.net/adc4e241988a1dff8f8e0c70b526376b.jpeg

  4 丨 秋钓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http://spider.nosdn.127.net/22653a281073fdc6273235f86592773f.jpeg

  5 丨 吃螃蟹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http://spider.nosdn.127.net/059f03d4afd04bab29911eca7c92d467.jpeg

  6 丨 喝“寒露茶”

  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

  http://spider.nosdn.127.net/981c0877779eb29a85b02688c7fc72aa.jpeg

今日寒露,秋冻正式开始!谨记9个养生小常识,守护全家人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