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便从中医角度来讲,与之相关的脏腑可以说很多。脾胃与大便的关系最密切,然后是大肠、小肠以及肾,还有肝的疏泄都参与大便的排泄。那么遇到大便异常病人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思维呢?
首先来看腹泻。
用药物治疗,尤其是对顽固性腹泻用什么方子呢?一个是乌梅丸,乌梅丸是一个寒热补泻并用的方子,一般来讲泄泻有外邪的存在,也有脾胃虚弱一面的存在,所以说要祛邪,也要健脾。又有寒又有热,寒热错杂,虚实错杂,那么乌梅丸就是最好的选择。
乌梅丸这张方子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可,膈下逐瘀汤这个方子就未必熟悉了,但是疗效确实是很好的。膈下逐瘀汤是王清任的一个方子,其组成有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元胡、甘草、当归、川芎、五灵脂、红花、枳壳、香附这么几味药,这个方子是治疗顽固性腹泻一张非常有效的方子。在临床上上曾经用于直肠癌术后顽固性腹泻有效,而且还比较迅速。所以说这张方子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用方。当然如果一个病人的腹泻伴有脓血便的时候尤其是慢性肠炎、结肠炎的病人,乌梅丸还是一个比较好方子,在临床上也可以把这两个方子合起来化裁使用,另外还可以在方子里面加上仙鹤草、桔梗这些既能够清热解毒、又能够涩肠止泻的药物。
一般来讲,泄泻不采用收涩的药。因为收涩药不是治本的,临床上如果特别严重的可以使用,尽量调理就可以了。
另外,还有外用法。像敷肚脐,用吴茱萸、丁香研粉水调敷肚脐也有一定的作用。
下面就说便秘。
一般说便秘没有什么不好治的,大黄、芒硝这些泻药一用,玄参、麦冬、生地这么一用,便秘一般都有效。但是长期的便秘要是用这个来治疗的话,用药的时候管事,停完药比原来还重。所以,在临床上治疗便秘的时候很少使用大黄、芒硝这类的泻药,只有那些需要急用的才用,一般情况下不用。
习惯性便秘,老年人及年轻女性尤其多见,常用的方子是什么?
一是芍药甘草汤。确实好用,关键在剂量,芍药一般用20~40克,甘草用10~20克。如果严重的可以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点阿胶,养血润肠通便,而且芍药本身有理气的作用,所以说以润肠、以补为主,对便秘疗效很好。这个方子有一个特点,用药以后一般6小时左右就开始出现大便,腹不痛,大便还不稀,一般吃六七副以后,停药后大便还不干,这就是它的优点。一般来讲1个月吃上六七副就能保持大便正常。如果说支持不了这么长时间,那你可以缩短用药的间隔,总而言之这个方子是比较温和、不伤人的一个通便方。这里面甘草一味药通便也很好,这个在《本草纲目》里面也有记载的。
二是以养血活血理气为主的方子(当归、白芍、桃仁、红花、枳壳、桔梗)。大便干不容易下来,实际上是血虚肠燥多见,所以说要以当归、白芍养血为主,然后加上桃仁的润肠,红花、枳壳、桔梗理气活血,这样大便也能够保持通畅,这里面的窍门在哪儿?就是当归、白芍的剂量,一般都要用在30~60克这样一个剂量范围内,桃仁可以用10~15克,其他的都是常用量,这个方子的疗效也是很好的。便秘痊愈停药以后,还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效果。
刚才谈到了大黄、芒硝,对于便秘一般不用它,实在严重的临时用一用可以,但是一般情况下尽量少用,这样病情才容易被调过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黄。这是一个很好的药,它对于腹泻和便秘都有效,尤其对急性的,无论是腹泻还是便秘都有效,关键在用法上。如果想用它治疗便秘,大便不通,一般煎煮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吃完以后大便就下来了,这是通便。如果说是一个急性泄泻用大黄的时候煎煮时间不要低于30分钟,这样的话它就能够止泻。所以,大黄煎服法上一定要注意。
下面再谈一下便秘腹泻交替。
在结核病、糖尿病肠病、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经常出现大便的腹泻和便秘交替,便秘时1周甚至更长时间大便不下来,腹泻到提不起裤子来。
https://api.wenwo.com/qrcode/showqrcode/587c22820cf2e7d80c2974ba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