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出血、缺血或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坏死或软化。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及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其中70%的患者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的特征
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
脑卒中的症状
偏瘫、、半身不遂、失语、言语欠清、呛咳、吞咽困难、头晕
患者人群年轻化
近年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患病人群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50%以上的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其中40岁以上的患病人群高达1200万。
关注脑卒中风险,应从年轻时开始预防。
脑卒中的诱因
不可控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
可控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过度饮酒、熬夜
如果您是“中风”高危人群,请立即向医生咨询脑卒中的预防
FAST原则四步走
FACE
ARMS
SPEECH
TIME
脑卒中的预防
潜在的高危人群需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脑卒中的筛查,及早发现疾病的问题
脑卒中不幸降临时,时间异常宝贵,早发现,早就医
《2015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2亿,血脂异常人群2.1亿,糖尿病患者0.97亿,超重和肥胖的人群约2.4亿。这些人群患上脑卒中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6倍。因此开展有效的综合干预和管理,才能延缓脑卒中的发展。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约占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10%-15%。空腹血糖不超过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1mmol/L。
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L,脑卒中发生率就会增加25%。长期控制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升高1mmol/L,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可以降低47%。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血压值小于140/90mmHg。
生活方式的管理
肥胖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体重指数(BMI):
18.5以下
18.5-25
25-30
30-39
40及40以上
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0
BMI
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
保持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20%,
增加活动量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27%。
根据自身劳役情况,每日坚持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
饮食中的一些营养素与脑卒中 的危险性相关。
减少饮食中盐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可减少脑卒中风险。
少盐清淡饮食,多是粗纤维的食物,每月保证吃一次鱼肉。
吸烟可使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高 2~4 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不吸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戒烟也同样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白酒不超过 50 ml (1 两,酒精含量 < 25 g) , 啤酒不超过 640 ml, 葡萄酒不超过 200 ml ( 女性饮酒量需减半)。
发生脑卒中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保 持 冷 静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患者,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发生脑卒中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防 止 窒 息
使患者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次。
口鼻中有呕吐物,设法抠出。解开患者的领口、腰带,取出假牙
女士解开内衣。
发生脑卒中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立 刻 求 助
立刻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寻求帮助。
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
结 束 语
脑卒中虽然发病很急,但却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并发症,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个脑卒中的新发病例,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吸烟、饮酒、熬夜、缺乏锻炼已是公认的损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告别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从年轻时做起。
![]()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