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桐庐富春江南岸的江南镇堂梓上村东边,有一处名龙穴,是三国时代孙权的祖坟-浙江桐庐天子岗,此地是孙权曾祖母坟地,也就是孙权的爷爷孙仲葬母之地。距桐庐县城16公里,海拔高约六百多米,山势雄伟,苍翠满目,喝形为“白鹤献桃”形。
2009年初冬,与门人贾健永、符武等人考察了天子岗这个龙穴。
(一)龙穴分析
天子岗海拔六百多米,位于富春江南岸。相传东汉孝子孙钟葬母于此,钟生孙坚,坚生孙策、孙权,权肇建吴国,故得名天子岗。遂成为千百年来登高远眺的名山佳地。天子岗上云遮雾绕飞瀑直下。一望无际,恍入天宫。在当地向导带路爬上山顶穴位处,环顾四周除来龙入穴之山外此山独高,内有数亩见方的圆窝地,泉水四季常流,高山之巅实属罕见之至。
堂梓上村座落在天子岗山脚下,群山环抱,孙权的父母在堂梓上村守墓百日之后,孙母怀孕生下孙权。
(二)荫发的富贵人才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为黄龙元年。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三)理气数据仅供参考
孙权的祖墓距富春江约十公里,江水由左向右流到钱塘江交接流入大海。在龙穴现场测量,卯龙临卦入首,内水口出于酉方遁卦,墓应立巽山兼辰履卦,墓地碑石俱失一堆黄土而已,已难考证原始坐向分金。
(四)内部研究课题
(1)此龙穴除了内龙虎砂外,并没有外层龙虎砂护佐,所以只荫发三代四帝(孙权、孙亮、孙休、孙皓),你认为是这样吗?
(2)孙权生于壬戌年、孙亮癸亥、孙休乙卯、孙皓壬戌,为六运九运,俱为天子岗所荫发,你明白吗?
(五)故人已乘黄鹤去
据《富春江游览志》记述:“天子岗一名白鹤峰……距窄溪15里……为东汉孝子孙钟葬母处……钟生坚,坚生权,肇建吴国,故称其地为天子岗。”《一统志》里称,孙钟遇到两少年,少年对他说,“听说你很孝顺,所以我们来看你。”然后遥指此山说:“这个地方可以作你母墓地”,然后化为两白鹤飞去。孙钟母亲死后,他就把母亲葬在天子岗。相传下葬之时,有两鹤飞到灵柩上,故天子岗又名白鹤峰。此穴地成凹窝状内龙虎相连环抱,案峰呈桃形秀丽朝拱有情,风水呼为“白鹤献桃”形。坟地为巽山兼辰履卦,孙权生于下元六运农历壬戌(公元182年),证明孙权三分天下确是此天子岗所荫护。
孙权长子孙登病逝于31岁。次子孙虑早夭。三子孙和为废太子,于30岁时被孙峻杀死。四子孙霸被孙权赐死。五子孙奋被孙皓处死。
六子孙休(235年—264年),258年九月,孙綝发动政变,废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辞而受,是吴国的第三位皇帝,30岁时病逝。
七子孙亮(243—260年),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在位六年,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年仅17岁便无端逝世。是吴国的第二位皇帝。
孙皓(242-284年),是吴国的末代皇帝,是孙权之孙,孙和之子。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被封为归命侯。
明朝刘伯温曾慕名来访天子岗,初次为暴雨所误,第二次遇雾绕全山,乃拜祭山神,第三次才得见龙穴真颜全貌。
2009年初冬
林沐雨记述于浙江省桐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