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质球粒陨石

标签:
陨石碳质球粒陨石 |
碳质球粒陨石
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种富含水与有机化合物的球粒 陨石,占已知陨石只有约5%。它的成分主要为硅酸盐、氧化物及硫化物。具有橄榄石和蛇纹石这两种矿物是它的一大特征。由于拥有具挥发性的有机化学物质和水,因此自形成后,它没有遭受过严重(高于200℃)的加热。碳质球粒陨石被认为最能保存形成太阳系的太阳星云的成分。
二 、测磁性第一关“目测”通过后,我们可以用磁力仪或者吸铁石来进一步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是(磁力仪检测,此处不做赘述)——用一根长约10厘米左右的细线的一端将一小块磁铁捆住,用手捏住细线的另一端,然后慢慢靠近待测物体,以检测其是否有磁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有些金属含量较少的石陨石因为磁性不明显而被误判。
三 、做切面待“目测”、“测磁性”两关都通过后,我们可以将待测物体做出一个切面以便近一步判断待鉴物品是否为陨石,具体方法是用电砂轮或水线锯将待测物体的一角切出一个平面并抛光。从而进一步观察其内部结构,看其是否符合陨石的内部特点。
四、 电子探针检测如果待测物品完全通过以上三关后,我们可以基本上肯定其为陨石了。这时候就需要用电子探针来具体确定它所包含的化学、岩石学成分,从而确定它的陨石分类,例如H5、CO3、IIB等等。
碳质球粒陨石按不同的成分分类,被认为能反映其母天体的类型。种类名称以该类中最具代表性的(通常是首先被发现的)一颗陨石来命名。
碳质球粒陨石,是陨石大家族中一种比较特殊含碳物质元素的陨石,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与现实意义。它们代表的是最原始太阳系中的演化与成因物质,它们是太阳星云形成初期幸存下来的固体物质。它们保存了一些太阳星云的凝聚、演化及成因信息,其矿物成因学和化学物质组分反映了早期太阳星云、行星、小行星和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碳质球粒陨石在含水蚀变过程中保留下的一些特征,与早期太阳星云低温演化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碳质球粒陨石是早期太阳星云形成和演化的见证者。不同化学组分的碳质球粒陨石代表了太阳星云不同区域的演化产物,它们的形成区域不同也与太阳之间保持的距离不同,其物理化学条件也会由氧化转变为强还原。
一
、眼观我们鉴定一块石头是否为陨石,首先是要用肉眼来目测。观察的主要方面是看其是否具有陨石应该有的特点,即外部的熔壳、气印、熔流线等;破损处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等;切面上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维氏相等等。此外,还要结合已知的“类陨地球岩石”来对比。二 、测磁性第一关“目测”通过后,我们可以用磁力仪或者吸铁石来进一步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是(磁力仪检测,此处不做赘述)——用一根长约10厘米左右的细线的一端将一小块磁铁捆住,用手捏住细线的另一端,然后慢慢靠近待测物体,以检测其是否有磁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有些金属含量较少的石陨石因为磁性不明显而被误判。
三 、做切面待“目测”、“测磁性”两关都通过后,我们可以将待测物体做出一个切面以便近一步判断待鉴物品是否为陨石,具体方法是用电砂轮或水线锯将待测物体的一角切出一个平面并抛光。从而进一步观察其内部结构,看其是否符合陨石的内部特点。
四、 电子探针检测如果待测物品完全通过以上三关后,我们可以基本上肯定其为陨石了。这时候就需要用电子探针来具体确定它所包含的化学、岩石学成分,从而确定它的陨石分类,例如H5、CO3、IIB等等。
后一篇:月球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