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017-01-13 20:49:26)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BtXjzzy77XxdPkYS66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让:礼让、谦让。
※夫子说,若能依乎“礼”的精神、“让”的真诚来治国的话,那治国又有何难呢?
——《道德经 · 六十一章》:“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是以大国之于小国,若能谦下礼遇,则必得小国归附;小国之于大国,若能谦下恭敬,则必得大国庇佑。是故或欲以囊括天下,或欲以得人庇佑,皆以能处柔处弱以为大计。盖大国不过欲兼收并蓄小国,小国不过欲依附大国以求保全。此两者各欲得其所,其为大者,尤应谦下。——《老子厥中》)——是以,越上位者越能谦卑好礼,方显真大智慧。

2、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若不能依乎“礼”的精神、“让”的真诚来治国,纵然徒留空泛的“礼仪”虚文,做一些表面文章,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礼之用,和为贵。”礼之大“用”,即在于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而礼的“体”,则是“仁义”,是人内在的道德。——执国者,若能依乎礼让治国,则内臣必和,外邦必睦;反之,若徒存礼仪虚文,内在却高傲无礼,则其臣将自感为奴隶之臣,其民则自感为奴隶之民,其于外邦之交,必招致敌视,则终将自陷窘境耳。
——夫子言此,乃深感列国终日刀兵杀伐、争斗不已,却于会盟之时无不争尚虚文,看谁的排场出来合于古圣先王的礼,真是个徒有其表、内外不一。试问,如此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国家又怎能治理得好呢?不可能好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学习那个虚伪的样子;待得举国上下一片虚伪,国家又何来得昌盛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