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 李洁《空间与层次》教学设计

(2017-11-10 09:42:46)
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空间与层次

姓名

李洁

工作单位:

渭南市闫村一中

学科年级

八年级美术

教材版本:

苏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课题选自苏少版八年级上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风景系列课程中的第三课,但我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并没有把内容只局限于风景上,而是结合学生喜爱的漫画讲解造型表现中的透视和空间法则,学习和了解如何通过透视、虚实表现空间关系及塑造绘画中的空间感。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体积感、空间感的形成原因,领会绘画中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法则,,在不同的视觉条件下学会各类透视法则的基本应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喜爱的漫画形式传授知识,配合自主探究的小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感悟不同的透视、构图为画面营造的氛围和情绪表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八年级的美术课程,开学第一课,我就对他们进行了美术基础测试,包括理论及技巧。八年级的学生美术基础、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好,他们思想比较积极活跃,据我平时观察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喜爱看漫画。苏少版的教材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用多种活动方式,我根据学情及教材内容将漫画融入本课,设置有趣味的小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在教学内容中采用学生喜爱的漫画为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欣赏,发现与探索。关注不同透视下空间与层次的表现。在教学活动设计上采用了很多个小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透视的基本法则。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透视对画面表达、表现的意义和作用。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导入

1、用几张儿童简笔画和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导入

 

           

2、我们画画怎样可以实现从简笔画到素描的逆袭?

                

 

 

    学生讨论儿童简笔画和立体素描的区别

用儿童简笔画和立体素描图片作为导入,两者之间的对比更为直观,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式授课

(一)简笔画和立体素描作品之间的差别

近大远小  视平线  ƒ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二)详细讲解“近大远小”原理

近大远小概念

拓展“近大远小”原理在

生活中的运用,例如:趣味摄影                                                                                 

小练习:请同学们画一排近大远小的路灯

(三) 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

看右两图,凭字面意思猜一猜

哪个是平行透视哪个是成角透视?

 

(四) 详细讲解“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有一面和画面平行的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小练习:

判断题一:1234几个正方形中哪个是平行透视的?

判断题二:下面两个建筑物的心点哪个是错误的?

判断题三:下面两个桌子的心点哪个是错误的?

(五)详细讲解“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没有任何一面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的特点: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小练习:

练习题一:下图是一张桌子,请你画出它两点透视的位置?

练习题二:下图是一个楼梯台阶,请你画出它两点透视的位置?

练习题三:下面9幅图中,哪些是平行透视哪些是成角透视?

(六)详细讲解 “视平线”

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学生听老师讲解每个原理的概念后进行练习巩固

1、本环节设计多用图片而少用文字,使学生学习更为直观

2、讲解完每个原理后都有个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

3、图片选用了部分漫画图片,更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兴趣

三、展示评价

     全班同学作品展示,师生共同欣赏评价作品是否具有了体积感和空间感,作品是否具有了较强的张力表现,并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

学生上台展示小练习作品并谈学习体会

本环节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观察表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本课采取多媒体教学并无板书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本节课我觉得成功之处就是采用了漫画,贴合学生生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导入环节的设置,学生一开始看到可爱的儿童简笔画就“议论纷纷”,再加上和素描作品的对比,使得本节课的重点直观明了。

3.本节课我觉得达到了我预计的教学目标,遗憾的是只有一课时,有很多关于透视的知识都不能全部教给学生4.如果有机会重新把这节课再上一遍,我想我会把课件设计的更加精美

5.从学生的课堂练习当中我觉得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