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课 题: 用心灵接触自然(二)
(2017-11-01 20:51:05)分类: 教学设计 |
课 题:
课程标准 |
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造条件。观察、尝试发现自然中不同的视觉感受,尝试体会作品从构图到表现形式的变化。 |
|||
教材简析 |
|
|||
学情分析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风景中的变化法则和表现方式。 |
|||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 |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然风景的美,体会风景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感染力。 |
||||
教学重点 |
了解自然风景的绘画法则,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特点。 |
|||
教学难点 |
体验和感受自然风景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
|||
课 |
第一节课 |
|||
教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本、课件。 |
|||
学生:课本。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以PPT为依据)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修改点 |
(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一、 回顾上节课的风景画取舍和构图方法。 |
教师引导 |
学生回答问题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以PPT为依据)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修改点 |
(新授)学习新知 |
二、新授 1.探究:到校园中观察树木的形状、颜色和构成元素。 研究给人的感觉 2.课堂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说一说观察到树木的形状像什么,颜色是什么,有几部分构成。 2)欣赏书上作品(感受) 看一看、想一想,感受一下,自己观察的和它们的表现有哪些不同。
康斯博罗《秋天的树林》深秋层林尽染
三、思考与探究
达芬奇 从根到主干、分枝、树叶。根和主干颜色较重,枝干越上越细,树叶叙事相生
俯视 掌握树的结构,是画树的重要前提。 |
1.教师组织学生去观察树木(分小组) 2.教师点评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
学生亲身感受并了解树木形状……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并说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学生相互交流 |
|
(演) 拓展延伸
|
四、作业练习 |
|
|
|
(四) 归纳总结谈论收获 |
画家们笔下的风景都表现了不同情怀,不同工具的表现也体现出画面中的气氛。我们要学会用艺术眼光观察、发现大自然中处处都可现的美景。 |
教师总结 |
|
|
堂 清 内 容 |
1.知道什么是风景画 2.能取舍风景画的主次 3.能选择正确的构图方式 4.学会工具不同表现 |
|||
|
一.
二.
三. 四.绘画工具:铅笔,油画棒,蜡笔,水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