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游(40)——黎巴嫩印象

标签:
游记国外中东黎巴嫩 |
虽然我们在黎巴嫩只待了三天,但这对于一个国土面积仅有10452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00万的中东小国来说,已经算是“尽兴游”了。
在这短暂的停留时间里,我们住在首都贝鲁特,先是游览了贝鲁特的市容市貌和一些著名景点,然后去了第二大城市的黎波里和古城比布鲁斯,参观了这两座城市的古城堡、清真寺和古老街市,领略了黎巴嫩的方方面面,不禁感慨良多。而给我带来意外惊喜并留下深刻记忆的,要算是到访距离叙利亚边境仅有几公里的贝卡地区,去观赏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群和安贾尔古城遗址,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不仅颠覆了我对黎巴嫩原先的认知,更让我对这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充满了敬意!



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在黎巴嫩游览的这几天,人的心情有一点沉重、郁闷,而在沙特、巴林、卡塔尔和阿曼走过的那十几天却完全不是这样,人显得轻松、愉快,这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当接站的商务车拉着我们从贝鲁特机场前往入住的酒店时,沿途首先看到的景象,是发生在2020年8月4日港口大爆炸留下的那栋残存建筑物,它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瓦砾中,有一种雄壮般的悲凉。车子驶入市区后,呈现在眼前的画面,是街道两旁破旧低矮的建筑和许多街口放置的水泥墩,以及持枪巡逻的军警,这抵达后的第一印象,就预示着黎巴嫩的旅程将会是一次沉闷之旅。
几天下来,果不其然。
有两个景象让我久久难以忘却:
一个是,几个乞讨的小女孩的那种无助、哀怨、低眉、乞求的复杂眼神,现在想起来我心里还有点隐隐作痛——尽管当时我并没有无动于衷,已有所表示。
另一个是,我们去的当天下午,在海滨大道上目睹了一群人的游行示威活动,只见他们举着绿色旗子,情绪激昂,在一个人的引领下,挥舞着拳头,有节奏地呼喊着,声音震耳欲聋,现场人声鼎沸,人车拥挤,致使交通堵塞。据说像这样的集会活动在贝鲁特经常出现。
作为中东唯一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国家,黎巴嫩的社会文明度非常高,男女相对平等,女性就业率高,从事行业众多,从服务业到设计时尚行业、警察和汽车行业,无不活跃着女性的身影。此外,黎巴嫩还是中东地区唯一没有沙漠的国家,境内被绿洲覆盖,森林茂密,风景如画。然而,就是这样一颗耀眼的明珠,却因打了十五年内战而黯然失色,迅速衰落,其背后的变迁充满了曲折与辛酸。
但愿黎巴嫩能早日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国内政治稳定,大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发展,重现昔日辉煌!
【游览于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