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理行
老理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19
  • 关注人气:2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2022-12-13 15:08:07)
【接上篇】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沿着87级台阶拾级而上,进入纪念堂,迎面看到的,是大厅正中央用洁白大理石雕刻的林肯坐像。他平视前方,目光深邃,神态自若,表情刚毅。在坐像背后上方大理石墙上,镌刻有一段称颂林肯的铭文。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大厅内的墙壁上,还刻有林肯的经典演讲《葛斯底堡演说》的内容,正是因为有了这短短数百字的演说,才使得“民有、民治、民享”的理念在美国深入人心,这或许是美国人民至今仍怀念林肯的根本原因吧。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聚集了大批人群,抗议种族歧视。就在当天,马丁·路德·金在纪念堂的台阶上发表了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呼吁消除种族歧视,希望美国黑人和白人平等,享有同样的权利。

然而快60年过去了,美国黑人和白人平等了吗?似乎还没有,像“我不能呼吸”这样的案件仍时常发生。看来要真正实现马丁·路德·的梦想还任重道远啊!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白宫,总统官邸,美国国家象征之一。是华盛顿唯一的一座只能远视、不可近观的建筑。

这座始建于1792年的建筑,在竣工后的200年间,经历了重建、扩建和多次整修,才形成了如今的格局、规模和颜色。最有意思的是,它的白色是因为1814年被英国军队放火烧过,在翻新时全部涂成白色而被命名为“白宫”的,因祸得福。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杰弗逊纪念堂,一座具有罗马风格的神殿式圆顶建筑,它是1938年在罗斯福总统的主持下,为纪念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而建造的。

比起林肯纪念堂那种游人如织的情形,这里显然要冷清得多。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比较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首都,华盛顿没有摩天大楼,没有繁华的商业,没有喧闹的人群,没有拥挤的街巷,有的只是繁茂的树冠、大片的草坪、静谧的湖水、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眼前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彷佛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公园,而不是美国的首都。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越战纪念碑,也叫华盛顿哭墙,是为了纪念在越南战争中阵亡和失踪的美军将士而建造的一段城墙,位于华盛顿纪念碑与林肯纪念堂之间的草地上,由黑色大理石筑成,墙上镌刻着58183名死者的名字。虽说美国人极不愿意回顾这段伤痛史,但他们还是建造了这座纪念碑,难道是对这段历史的正视和反思?呵呵!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与越战纪念碑紧邻的,是朝鲜战争纪念园,它由雕塑群、纪念碑两部分组成,其规模和造型远远超过越战纪念碑,也这是中国游客必到的一个参观点。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纪念园内最值得看的景观,是一组由19名军人组成的塑像群,只见他们个个身披雨衣,头戴钢盔,形态各异,表情复杂,一副茫然无措、战战兢兢的神态,真实地表现了美国大兵对那场战争的无奈、恐惧和厌恶的神情。

愿战争远离人类,世界永远和平!



米国漫游录(24)---浮光掠影华盛顿(下)


【游览于2018年5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