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二老去远游(4)--山西行

标签:
游记国内山西 |
2006年,父母在看了当时很火的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之后,就萌生了一个心愿:想去山西晋中的乔家大院实地看看。
当然,二老的这个想法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因为他们从不愿给子女们添加自认为是额外的麻烦。我是在与父母的闲聊中感觉出来的。
帮助父母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不是什么难事。秦晋为毗邻省份,乔家大院所在的晋中祁县距离西安又不是很远,而且还通高速,所以,我当时就对父母表态说:“抽时间我陪你们二老去乔家大院走一趟,简单的很”。
可没曾想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却被我拖了6年之久,直到2012年4月才付诸行动,然而此时,母亲已经“走了”一年多了,她没能与父亲一道去山西走走。
真是遗憾之至啊!
也许在我脑海里始终有要弥补这种遗憾的潜意识吧,我和三弟陪父亲的“山西行”也就完全放开了,能多走一处就多走一处,不设上限,以父亲高兴满意为最终目的地。
因此,我们不仅去了父亲期盼已久的乔家大院,还游了王家大院、平遥古城、老槐树、关帝庙以及鹳雀楼等山西众多著名景点,从而使父亲这一生的多次远游有了一个圆满收官。
此后,父亲因年龄和身体原因,就再也没有外出过,直至2013年12月永远离开了我们。
现在回想起来,我要为2012年4月那次晚到的行动深感庆幸,倘若再拖个一年半载,那留在我心里的,将是一个永久无法释怀的“结”。
还好,父亲留给了我们为他圆梦以充足的时间和机会。
我们早晨自驾从西安出发,经过近5个小时的行驶,于中午到达洪洞县大槐树景区。
这是一个呈现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精心打造的国家5A旅游景区,也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据说,当年见证移民史实的那棵大槐树,已被1651年的那场洪水冲的无踪无影,从而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景区内看到了生命旺盛、遮天蔽日的第二代第三代大槐树,它们已经成为移民心中“老家”的象征。
整个大槐树景区规模宏大,景观多样,积淀深厚,内涵丰富,老爷子兴致勃勃,边走边看,通过导游的生动讲解,不禁对延续了600年的大槐树移民那段悲壮历史十分感叹!
对于有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艺术博物馆”之称的灵石县王家大院,父亲也早有耳闻,我们自然不会错过。
这座经过明清两朝、历时300年修建而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王府,依山就势,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继承了我国西周时期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泥雕等精心装饰,从而具有很高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品位。不愧为“华夏民居第一宅”。
我觉得,王家大院最亮眼之处并不在那大气恢弘的建筑群,而在于随处可见的各种精美雕刻。无论是照壁、廊柱,还是门墩、门楣,都能看到寓意深刻的砖刻或石雕,这些多以福禄吉祥为主题、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雕刻艺术,才是这座庞大建筑群的精妙所在。
据说,山西现存古建筑占全国百分之七十。而闻名遐迩的平遥古城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它以“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各种游览景点20余个,其中日升昌号、协同庆票号、古城墙、古县衙等景点是游人必去的打卡点。那天老爷子精神矍铄,兴趣盎然,都一一点到,拍照留影。
下来就该去乔家大院看看了,那里可是此次远游的主要目的地啊!
终于来到了乔家大院,我6年前对父亲的说过的话总算兑现了。见到了电视剧中的“乔家大院”,老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抓住机会,特意给父亲多留下了几个难得的“瞬间”。
与王家大院比较起来,乔家大院规模要小得多。但在建筑的规划布局和建造的精细程度等方面,乔家的晋商宅邸丝毫不输于王家的官宅府邸。
走进大院,我们父子三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这里曾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亮剑》等影视剧的拍摄场景。
难怪乔家大院的名气要远远高于王家大院的知名度。看来,影视剧的广告作用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