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秦俑村【陕西】老理行
(2018-12-02 10:38:03)| 标签: 游记国内陕西 | 
 
走进秦俑村【陕西】
图文/老理行
 
秦俑村,一个以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为邻、并以此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行政村。
 
44年前,这一庞大的地下军团横空出世,还是该村(当时叫西杨村)的几位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发现的。而这其中的首位功臣,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秦俑村村民杨志发。
 
走进秦俑村,当然要先去拜访这位有着“千古一撅”美誉、已经81岁高龄的秦俑发现人。
 



远近闻名的西安临潼秦俑村,几经合并,现在共有6个村民小组,1571户人家,3674人。而真正与兵马俑的发掘出土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秦俑村属下60户村民的西杨组,他们是秦俑村的“土著”。
眼前这一排排白墙、坡顶、灰瓦、青砖、古铜色门窗,具有秦风汉韵的民居建筑,是从2003年开始,历时4年建成的秦俑民俗村。由于它紧靠兵马俑博物馆,成为秦俑村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一处“风水宝地”。
 


可能是出于对杨志发老人发现秦俑之功的奖励吧,当地政府在规划建设秦俑民俗村时,给杨志发划出了最好的地段建房。眼前这幢300多平米的两层小楼,就是杨志发的私宅,它已经成为秦俑民俗村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每天都有大量外地游客来这里参观留影,拜见老杨。
 


从杨志发住宅门前立的这两块宣传栏可以看出,老杨也是一位见过大世面的人。
 








走进老杨的家,只见一楼会客厅的几面墙上全部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名人题字以及各类证书等,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展览馆。
 
 
看来,这老杨无意之中已经成为西安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了!
 

早在1985年元月,陕西省临潼区博物馆就给杨志发颁发了荣誉证书,正式确认了老杨作为秦俑发现人的身份。
有了官方的认可,同时也伴随着秦始皇兵马俑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杨志发的生活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以致成为今天中国最牛的农民。
这“牛”就牛在他创造了三个之最:和世界国家级领导人合影最多的人;签名售书最多的人;用笔最多却又是识字最少的人(只会写“发现人杨志发”几个字),呵呵!
 

摆放在老杨家里这尊站姿秦俑(复制品),就是1974年3月21日老杨在与其他村民一道打井时挖出来的兵俑。现在已是老杨的最爱和“镇宅之宝”。
据当事人回忆:当时杨志发负责在井下挖土,其他人在井上提土。老杨一镢头挖下去,感觉像是挖在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再挖,就挖出来一个像真人一样大小的“瓦人头”及身子。井上几个人看到运上来的残俑头及陶片后,以为是农村野庙里的“神像”,是不祥之物,都害怕得不行。
曾经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了5年的杨志发,见过世面,胆子正,不信邪,同时也知道附近就是秦始皇陵,这“瓦人头”也许是与秦陵有关的文物。于是,他将挖出的俑头及残片装了三辆架子车,和其他人一起拉到县里,交给文化馆。馆长赵康民以他独有的职业敏锐性,判定这是二千多年前的文物,便立即收下,并按一辆车十块钱给了杨志发30元的奖励。
这样,世界考古史上的壮丽篇章便由此开始书写!
农民杨志发以及同伴们也因此与兵马俑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中国考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