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四上 |
先秦文学处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初期,尽管有早期文学的一些弊端,却依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其中,尤以先秦的文学理念为典型。
中国古代文学在千百年间的实践中不断累积沉淀,结出了带有浓厚中华特色的文化结晶。如同人类本身,婴儿时期透露出的行为特征在成长后期都有所展现,对于文学来讲亦是如此。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从上古至近古,中国古文学同样也经历着童年、成年等的成长历程。我们在看到不同时期文学特色,注意到外在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因素对文学产生影响的同时,更应从文学内部、从文学本身出发去探究因果,挖掘规律。一方面,诗之风雅,词之艳丽,曲之至情,文之复古,其文学传统逐步发展完善,并在不同时期作以呼应。另一方面,神话之于小说,赋之手法,以诗为文,以词为文,以文为词,不同文体在交融互渗中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不同于魏晋时期逐渐成形、成规模的文论著作,先秦文学理念以只言片语的形式杂糅在散文、诗歌之中。本文,笔者将选取较为典型的文学作品及理念,对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作以简要探索。
其一,神话之意蕴。神话代表着处于童年时期的先民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环境的认知。对于超越现世思想的自身起源问题,先民们构造出女娲、夸父等神力者;对于一切超出人力的行为现象,例如洪水地震、昼夜交替、四季变换都被理解为是自然神力的表现,是人自身犯下过错,上天作以惩罚的结果。从根源上看,神话传说本就充斥着神秘、浪漫的色彩,当这一特色被诗歌散文小说作以吸收,商周之先祖契、后稷、刘邦、朱元璋等帝王将相,文韬武略之将才的出身都在神话的衬托下显得高大、权威,楚辞、老庄哲学、曹雪芹的行文风格在神秘色彩之中透出一种朦胧具丽之美,屈原、蒲松龄借由神话作以寄托,实现了灵魂的升华,《西游记》《镜花缘》更是直接以神话传说作为主体内容,甚至那些用语言无法解释的因果都可以神话作为缘由。由此,神话传说本身在千百年的流变之中被广泛地作为素材重塑作品,神话中的人神形象、情节故事也在历史之中不断流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