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雷公马”流行文化梗为何突然火爆

标签:
海南疫情雷公马流行文化娱乐网红 |
近日,海南因疫情危机再次成为新闻热点;大家没想到的是,海南雷公马竟一夕之间因次生的舆情危机而成为火爆全国的网红。
咱们梳理了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自媒体的热论,总算弄清了个头绪——
话说因突如其来疫情爆发,8万游客滞留三亚无法返程。
有游客情绪失控,在社交平台公开叽讽海南人又黑又矮。
还有游客在社交平台愤怒嘲讽:如果不是我们(游客)过来,你们海南人今天还在山上砍树。
面对疫情肆虐,面对“地域黑”讥讽,当地政府、当地老百姓,依旧忍辱负重,笑脸引导、宽容以待,积极与外来援琼医疗队及大部分通情达理的滞游客留相互配合,联手抗击病魔,化解困境。
在此过程中,雷公马一跃而出,自得其乐,化解尴尬,鼓舞士气,一鸣惊人。
媒体报道,最初的雷公马卡通形象,是海南本土优秀插画师——澄迈的吴开清创作的。
吴开清,人称“吴少”,其雷公马卡通创意,据说已打磨了两年多时间;没想到一朝成名天下惊。
浏览“吴少”笔下的雷公马,宽容大度地自嘲“能砍柴”,又理直气壮地宣言“能杀毒”。
然后,雷公马自己先做核酸检测,再申请出战。
接着,雷公马勇当坐骑,就有了“骑着雷公马去做核酸”。
巧合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不少海南人喜欢骑着嘉陵CJ50摩托车外出干活(割胶),因车身头部是红色,与野生动物“雷公马”外形相似,因此海南人都叫它“雷公马”。
这么一来,“骑着雷公马去X X ”又勾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海南人“骑着雷公马上山”的集体怀旧记忆。
凤凰网政能亮特约评论员王琳称:这个被艺术化的形象,迅速出圈,成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公共文化事件。岛民由此找到了一个不对抗、不伤人也不伤已的自嘲式回应,一个有内涵的舆论武器,一个新时代岛民内心认同的文化图腾。
于是,人们见到,雷公马萌萌的一举一动营造的自嘲氛围,竟然成为海南老百姓淳朴善良与包容佛系的真情流露;
成为新老海南人乐观积极抗击疫情的真实写照。
哲人有云:最高境界的幽默就是自嘲,最为厚道的幽默也是自嘲,最为自信的幽默还是自嘲。生活中,成熟的标志就是懂得自嘲。
“骑着雷公马去X X ”,便成为海南舆情危机孵化出时尚流行文化自嘲之梗。
也显示出开放的海南需要包容,亦正在养成包容。
于是,网络上,媒体中,人们纷纷加入雷公马流行大军,层出不穷的创意,丰富了“骑着雷公马去X X ”文化潮的千姿百态——
“骑着雷公马去X X ”有了专属驾驶证;
雷公马喊人起床做核酸;
骑着雷公马去冲浪;
休闲渔业登场了,骑着雷公马去叉鱼;
休闲渔业诚邀各方游客:来海南,我打鱼养你;
“骑着雷公马去X X ”的天象变化;
“骑着雷公马去X X ”的仙侠之风挡不住;
“骑着雷公马去X X ”的视频层出不穷;
“骑着雷公马去X X ”的海南话歌曲亦争先恐后;
雷公马也开始做起了防疫科普;
单位的官宣也邀请到了雷公马;
有小朋友真的“骑着雷公马去做核酸
“骑着雷公马去X X ”亮相大白的防护服;
“骑着雷公马去X X ”迎来与感谢兄弟省市支援海南防疫的兄弟情。
HAPPY ISLAND & 张万里联合出品的一组“雷公马+海口加油”,
更是风靡一时。
点赞雷公马精神发自内心;
有人许愿雷公马爬上核酸检测后必贴的“贴贴”;
心诚则灵。令人意外的是,雷公马竟然真的爬上了海口四个区核酸检测后必贴的“贴贴”,结果海口人都“骑”上了雷公马。
万宁市委宣传部的官宣也出现了“骑着雷公马去做核酸
视听海南、直播海南、澄迈县融媒体中心等当地媒体,
或评论“骑着雷公马去X X ”新闻事件,或发布“骑着雷公马去X X ”图片;
结果使得越来越多的海南网友喊出了:雷公马,我们走!
说了半天,雷公马是什么东东呢?
《广东通志》:琼州有雷公马,状如蜥蜴,腹紫,背青绿,头颈有鬉,如马,多在树上。
在海南话里,雷公马(读 luiz gongl vew)是蜥蜴的一种,学名叫变色树蜥。
雷公马,相传是雷公的坐骑,头部像马,被它咬到,不打雷誓不松口。也叫雷公狗,顾名思义就是雷公养的狗,即雷公的神兽。
雷公,有两种涵义。其一,在神话传说中,雷公是掌管打雷的神明。其二,雷公,上古时代传说医家,相传为黄帝的臣子,精于针灸之术。旧说中国医药是由黄帝、雷公等共同创立。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较多内容为黄帝与雷公问答加以叙述。
面对疫情,有如此中医背景的雷公福佑,作为雷公的神兽雷公马,自然有了抗击疫情的必胜之心与乐观精神了。
即所谓武汉当年有雷神山加持,海南如今有雷公马致胜是也。

(图片来源网络,更多精彩图文请关注我的微信chy64943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