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在“室内”像雾又像风的“室外”迷你小岛

标签:
言·艺术馆水影艺术旅游建筑娱乐 |
也许有朋友会质疑本文的标题,这“迷你小岛”既在“室内”,为何又言在“室外”呢?究竟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呢?
列位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前些日子,本人写了一篇《游进海口那家沉浸在水影中的艺术馆》的游记,与朋友们分享了近来声誉鹊起的海口“言·艺术馆”的水影艺术世界,好些朋友反馈说意犹未尽。
故今天咱们再接再厉,继续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个水影艺术世界中像雾又像风的既在“室内”又在“室外”的迷你小岛。
“言·艺术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人们貌似从水面走进这家沉浸在水影中的艺术馆;
因为步道的地面是低于水面的,这给参观者仿佛一种在水中行进的幻觉。
进入“言·艺术馆”的圆环室内,但见一道透明的弧形玻璃幕墙,将大厅分成了“明”与“暗”两个空间。
“暗”空间咱们另写专文再表,今天只说“明”空间。
“明”空间的采光来自于这道透明的弧形玻璃幕墙。透过玻璃幕墙,朦朦胧胧地可以看到阳光明媚的“室外”空间。
于是我穿过弧形玻璃幕墙,
前往这个有树,有水,有装饰小品,有休闲设施的神秘“室外”空间。
曲径通幽的水面上,点缀着连续的白色圆点;诱使人们小兔子般在弯弯曲曲的白色圆点上跳跃着,步入胜景。
湖心的迷你小岛绿植茂盛
植被间水系蜿蜒,花香鸟语。
雾霭氤氲,像雾又像风。
小白圆点可供通行,大白圆点可供休憩。
伫立大白圆点环顾,可见弧形玻璃幕墙另一面的“暗”空间。
此处可理解为一个迷你湖面公园,
湖面公园有一个迷你湖心小岛。
亦可视为半个内部中庭,为什么说是“半个”呢?
因为迷你湖面公园四周的大部分空间被建筑物环绕,
弧形玻璃幕墙的透明性,强化了内部中庭的概念,即所谓在“室内”。
但建筑物环绕湖面公园并不彻底,有意无意间留出了一个硕大的与外部联通的豁口,使之与外面的大湖相通;
所以从豁口的视角而言,湖面公园的地理位置分明在户外。
并且从视觉和心理感觉而言,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无不在提醒湖面公园的空间与小区的户外空间是融为一体的。
所以才如本文标题所言,迷你湖面公园的小岛既在“室内”又在“室外”。
此时此刻,中国古典诗词描绘的水影艺术画面一帧一帧在我眼前幻变——
南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南北朝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庾信:水影摇丛竹,林香动落梅。
宋代杨万里:水动花梢动,花摇水影摇。
正沉浸在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虚无缥缈幻境之中,
忽觉婆娑树影之中貌似有人影晃动,
循声望去,但见像雾又像风的幻境中,一位巧笑倩兮的美人踏水而来,袅袅婷婷,裙裾飘飘……
(更多精彩图文请关注我的微信chy64943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