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惊诧不已的“鱼吃荷花”趣闻及背后的秘密
标签:
鱼吃荷花莲年有鱼旅游娱乐趣闻 |
昨天,无意之中看到“好看视频”中一段“鱼吃荷花”趣味视频。
视频画面显示,成都工业学院九州湖一荷塘里上演了“鱼吃荷花”奇观。
九州湖里,荷花迎风摇曳,突然,水浪翻涌,一条灰色的草鱼跃出水面,张大嘴巴,试图咬粉红色的荷花,
可能起跳的高度不够,力道不足,草鱼嘴巴只是轻轻触碰了花瓣,就掉落水中。
鱼吃荷花?有意思,我赶紧双目紧盯花画面。
紧接着,又有两条草鱼同时往上跳跃,晶莹水珠四溅,
可惜还是只轻吻了荷花花瓣,就又掉回水里。
俩鱼并不气馁,而是将目标转向一株离水面不高的荷花,双双再次跃出水面,张开嘴巴,一齐去咬荷花,
左边之鱼再次扑空,
右边之鱼终于咬住荷花,
并死命下拖,直至将半朵荷花拖进水里。
可见这鱼儿也是够给力的了。
少顷,又有鱼儿张嘴冒出水面,
挥舞鱼鳍,一跃咬住荷花黄色花蕊。
另一条鱼儿跳出,
一口咬下一片粉色花瓣。
接着,又有鱼儿跃出咬住荷花,
拖向水面。
然后接二连三地,有双鱼越跳咬莲花,
有鱼儿咬住荷花使劲摇晃,
有单鱼冲刺成功,
个个身手不凡,
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兴趣来了,发现中新网也有关于7月3日成都工业学院九州湖“鱼吃荷花”奇观的报道。
报道称,鱼儿围绕荷花游动,
不时地跃出水面撕咬荷花,场面生动有趣。
继续搜索,得知四川成都郫都区摄影协会严建国老师,人称塘主,
2018年六月下旬,
在成都工业学院校园内九州湖,
拍下了一组草鱼撕咬湖中荷花花瓣的图片,
并编制成《鱼吃荷花》美篇上传网络,
立马在摄影爱好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很短时间点击率就突破二百多万。
各地摄影发烧友闻讯而动,纷纷驱车前往成都,更有甚者坐飞机去拍摄。成都工业学院也顺势成立鱼吃荷花摄影俱乐部,会员达三百人之多。
学院也十分大度配合,只要是专门来拍鱼吃荷花的摄影人,学院保安都会放行进门,还会热心指出停车地点和拍鱼位置;而且在池塘不远处的校食堂也对摄影人开放。
一时间,九州湖摄影人云集,荷花池长枪短炮围攻,场面蔚为壮观。
各种摄影佳作在网上接连亮相,
千姿百态,
多元视角,
奇观场面,
趣味细节,
让人大饱眼福。
那么,鱼儿为什么会吃荷花呢?原因众说不一。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浪微博“开水族馆的生物男”的博主周卓诚先生的解读,可谓影响最大。
周卓诚先生称,鱼跃水面觅食的行为并不稀奇。很多猎食性鱼类都经常跳出水面,去吃水面上的虫类或者鸟类。而作为植食性鱼类的草鱼,也可能跳出水面去吃水草或者荷花。一旦荷花开放,水中的荷叶就有所减少,鲜嫩的荷花就成为草鱼的食物。
像杭州西湖等以荷花展示为主的自然景区,都会把荷花种植区独立圈围起来。在每年冬季结束,荷花开始春季生长前,景区管理者都会在荷区边撒药赶鱼,就是为了避免鱼类去吃鲜嫩的荷花、芽孢和荷叶,从而影响观赏类植物的生长展示。
从草鱼自身角度讲,其实鱼儿不只有7秒记忆,它们会有持续性记忆的,所以一旦有草鱼吃过一次,感觉荷花口感很鲜嫩,很好吃,尝到甜头后就会继续吃咬的。
此外,有专家称,鱼类动物是机会主义者,发现同伴在做一些比较奇怪或不合时宜的事,就会跟风效仿,毕竟它们要不断寻找新的食物源让自己吃饱。
鱼吃荷花奇观之所受到大众关注,这与民俗文化也有关系。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每种动植物都有各自的寓意,在不同的地方可展现不同的文化魅力。荷花的寓意为纯洁、坚贞、吉祥;鱼的寓意为和谐美满、幸福、自在。
民间年画文化中的“莲年有鱼”是最有代表性的。鱼是民间年画中表现最多的动物,是中国吉祥图案中最喜闻乐见的标志性符号图案。
莲是“连”的谐音,年是“鲶”的谐音,鱼与“裕”谐音,又与“余”谐音,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
因此,民间年画中的“莲年有鱼”和“年年有鱼”,也常常写为“年年有余”。
(鱼吃荷花视频与图片来源媒体公开报道;更多精彩图文请关注我的微信chy6494320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