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非常荣幸参加一场网络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作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4课《不做小马虎》一课教学展示,这一课是基于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一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的,意在培养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
http://s2/bmiddle/006Bacdmzy7q20y7ju901&690
展示课后,执教教师以《不作小马虎》一课为例作“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讲解。
http://s6/bmiddle/006Bacdmzy7q20J0tVja5&690
一、充分开发教材资源。教科书是学生最常接触的文本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为我们进行学生品德,法制、社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教材只是一种文本,需要我们教师深层次的解读课程标准。
1、巧妙利用书中的插图;2、恰当利用书中的绘本故事;3、合理使用书中的小游戏。
二、充分利用学生生活资源。
http://s8/bmiddle/006Bacdmzy7q20MzN3N17&690
三、合理选择利用其他资源。道德与法制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深层次解读课程标准,围绕确定好的目标,合理选择其他资源。
四、生成性课堂的实施。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生成性课堂实施的成败。生成性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有高超的教学智慧。所谓课堂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这种心理能力。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随机应变的课堂教学机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并且懂得利用课堂教学机智,化解课堂矛盾的艺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