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铜钱币文化知识提升篇-刀币分类知识及使用范围

(2016-11-25 09:41:33)
标签:

历史文化

古铜刀币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

钱币知识


1、燕国明刀。燕国刀币的品质介于齐刀与赵刀之间。因为燕刀常见一个大篆“明”字铭文,所以俗称“燕明刀”,或称“明刀”。燕明刀有早晚期之分,早期的刀背圆折,晚期的刀背方折,这是两个时期的区别标志。这枚燕明刀,应是燕国早期的青铜铸币。


http://s3/mw690/006AXF0Ozy76GDJVgCS52&690

2、燕国尖首刀。春秋战国时期,燕人与山戎、东胡等少数民族杂居。游牧部落对贸易的依赖度高,需求更强烈。尖首刀也是山戎、东胡等少数民族所铸造。或为适应山戎、东胡等少数民族的需求所铸造。尖首刀的形制;刀首尖,刀头宽大,背弧刃凹,边郭稍隆起。尖首刀“六”,长143毫米,刀头宽19毫米,重18•5克。刀身数字“六”。 其值为“一釿”。尖首刀“酒杯”,长142毫米,刀头宽19毫米,重18•3克。刀身“酒杯”纹。

http://s4/mw690/006AXF0Ozy76GDKjIj133&690

3、燕国针首刀。针首刀“山王”, 长141毫米,最宽19毫米,重17克。其值为“一釿”。面文似“山王”,“ 山”中竖上还有一圆点,是两个字,还是一个字,还是其它什么“符号”,暂时不得而知其意,留给他人释义。其边郭规整,但仅稍稍隆起。
http://s1/mw690/006AXF0Ozy76GDKHWQUe0&690
4、齐国三字刀(齐法化刀)。刀柄略带弯曲,刀身正面有"齐法化"三字齐法化旧释“齐圜化”,简称三字刀。齐国在姜氏公室时代的货币制度,现在还无法确知,大约“刀”、“布”、“圜钱”都在民间流通过,与三晋的情形不会有很大的差异。春秋末期,大夫田氏专权,大力推行刀货,为其谋国篡位的手段之一,刀币开始在市场中占据主力地位。到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田氏灭姜氏而建立了齐国,其刀币就逐渐成为齐国的法定货币。

http://s5/mw690/006AXF0Ozy76GDLwjcgd4&690
5、齐国四字刀(齐之法化刀)法俗称“四字刀”,长约17厘米,宽2.8厘米,面文瘦劲有力,朴拙秀雅。背文接近刀首部有“≡”,下标“|”、“†”,再往下还有日、上、夻、甘、化及数字等。正面的文字解释也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齐”字为号,“夻”字被解释为“法”,新的解释为“圜”。也有好多人认为应该解释为“太公”二字。称作“圜”的人说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做过圜法,所以应该读“圜”,称作“太公”的说应该是纪念姜太公的

http://s6/mw690/006AXF0Ozy76GDLUMkJ95&690
6五字刀(安阳之法化和节默之法化刀)、上面有"安阳之法化"、"墨之法化"五个字。 "安阳"、"节墨"皆为齐国城邑名。"安阳" 不见于文献记载,"节墨"即即墨,在今山东之平度。刀背面上部有横线3道, 线下一般都有一字或两字,常见者有"上"、"工"、"甘"、"大"、"安邦"等,可能是铸工所作的记号。齐刀铜质,铸工都比较好
http://s15/mw690/006AXF0Ozy76GDMeIvs7e&690
7、六字刀(齐建邦之法化刀)。因刀币身铭文“齐建邦长法化”六字而得名。据载为公元前386年,田齐取代姜齐为齐侯,颁铸“齐造邦长法化”六字刀币以作纪念,乃中华最早之纪念币。 通常,六字齐刀上铭文笔画不尽相同,其文字内容是目前考证刀币铸造年代的确切实物史料。据考,其刀身背面多有文字,有“化、日、上、吉、工”等,少数为光背。也有研究者把六字刀面铭文前三字释为“齐返邦”、“齐建邦”等,意即“复国”。

http://s6/mw690/006AXF0Ozy76GDMtK7z45&690

8、齐明刀。战国时齐国所铸“明”字刀,时限约在燕占齐都临淄等七十余城之五年间(前284—279年)。。形制极类燕之圆折明刀,然刀身较燕刀瘦狭,通长13.8厘米、重约14克左右。面文“明”字作直立方折状,背文多见“齐化’二字当为与莒刀同期所铸。背文除“齐化”外,尚有“化”、“司”、“齐化共金”、“安阳倍”等近10种。齐明刀今均罕见
http://s5/mw690/006AXF0Ozy76GDMWaMca4&690

9、博山刀。在清嘉庆,山东博山曾首次出土一批刀币,其正面有一"明"字,背面字多变,一般三至四字。因文字难释,故叫"博山刀",博山在战国是齐国属地,出土"博山刀"的形状,与齐国发行的"齐刀"形状有异,形与燕明刀相似,在战国时从燕国乐毅伐齐的进军路线和博山刀的空间分布状态来分析,博山刀应是燕军伐齐,"留循齐五年"之遗物,燕军一度占领齐地时,以应付军需之作,其应为燕铸之币。 其刀因铭文铸有齐地名,也叫齐明刀
http://s7/mw690/006AXF0Ozy76GDNFYqib6&690
10、赵国甘丹刀。赵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以其铭文作为刀的名字。

http://s8/mw690/006AXF0Ozy76GDOhFIza7&690
11、赵国白人刀。赵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以其铭文作为刀的名字。
http://s12/mw690/006AXF0Ozy76GDOKEtl0b&690
12、赵国白人化刀。赵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白人化刀赵直刀“白人化”, 长138毫米,宽16•5毫米,重19•1克。有周郭,椭圆形柄环。“白人”,即“柏人”,地名,在今河北隆尧县境内。战国属赵地。
http://s16/mw690/006AXF0Ozy76GDPnZYHbf&690
13、赵国白化刀。赵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以其铭文作为刀的名字。

http://s6/mw690/006AXF0Ozy76GDQ3xyd95&690
14、赵国白化刀。赵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以其铭文作为刀的名字。

http://s3/mw690/006AXF0Ozy76GDQyLlwc2&690
15、中山国的“城白”直刀。”城白“直刀币战国中期中山国所铸,属直刀。形制为钝首,背稍凸而廓较高,柄首为正圆环,刀体较厚实。属早期直刀,刀体厚重,”城白“文字隐起,罕见。
http://s9/mw690/006AXF0Ozy76GDQWkDCf8&690
16、中山国的“城白”直刀。”城白“直刀币战国中期中山国所铸,属直刀。形制为钝首,背稍凸而廓较高,柄首为正圆环,刀体较厚实。属早期直刀,刀体厚重,”城白“文字隐起,罕见。
http://s11/mw690/006AXF0Ozy76GDRstUC3a&690
17、金错刀。王莽新朝所铸造的钱币中有金错刀。金错刀母钱也称金错刀或者一刀平五千,是王莽篡汉后更铸的货币,钱体由刀环、刀身组成,青铜浇铸,刀身铸有“平五千”三字,意思是一个这样的金错刀价值五千文铜钱。金错刀母钱的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 由于它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故为钱币收藏者所珍爱。历代文人雅士如张衡、韩愈、钱昭度等,留下了“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等诗句

http://s13/mw690/006AXF0Ozy76GDRUrZa6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