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铜娃娃”救命药青霉胺停产,患者微博求救
截止目前,这条微博已有三万余人参与转发。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患病者常被称为“铜娃娃”。临床表现包括肝硬化、精神症状、震颤、扭转痉挛、精神障碍、肝脾肿大、腹水等。
患病者不能停药,尽管治疗后和正常人一样,也必须天天服驱铜药,还得口服保肝,护脑,补钙的药物,单独靠青酶胺不行。
据媒体报道由于工厂的原材料出了问题,此前在进行生产工艺调整,去年5月开始药品停产,目前工厂已经恢复试生产,等符合国家标准,顺利的话半个月左右会恢复药片生产,恢复生产后价格不会有调整。
低价药品短缺已并非偶然事件
一些救命药包括治疗白血病和肾病综合征的环磷酰胺,防止术后出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型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毒蛇咬伤的抗蛇毒血清,特别是急救药西地兰、间羟胺、肾上腺素等也经常断药。
一项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杭州、广州、西安、呼和浩特、西宁、乌鲁木齐、保定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低价药短缺高达342种,有211种供货缺口,其中10元以下的130种,占38%,有131种长期断货。
虽然政府有基本药物储备制度,对一些药物生产进行补贴,但常常是一种药严重短缺,各医疗机构反应强烈,政府部门才出面组织生产,接到行政命令的厂家硬着头皮做一批交差,过后短缺依然如故。
不仅在中国,全球多个国家都存在药物短缺问题
据 2014 年一项对欧洲 36 个国家、600 多家医院的调查显示,86%的医院存在药品短缺现象,其中既包括品牌药的短缺,也包括仿制药的短缺。
药物短缺是全球性问题,2016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商定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应对全球药品和疫苗短缺。
药品短缺不只是因为药价太低
不可否认,救命药短缺,“廉价”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假如廉价药生产不赚钱甚至赔本,断供自然是迟早的事儿。不过,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不只是廉价这么简单。
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100种药品短缺的原因追踪来看,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市场监管与整合、制造商合并、原材料供应、产品召回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
2015年FDA推出了一款全新的App“Drug
Shortages”,专门为医护人员和药剂师提供及时、准确的药物短缺信息。通过该App可以了解药物供应的情况,解决药品的短缺和断货等问题。同时,App也能为FDA判断潜在的药物短缺或者供应问题提供帮助。
在我国,由于医生、患者、企业和政府之间沟通不足,政府又没有深入了解每种药短缺的原因,导致一有药品短缺,就以为是药价太低。
有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国家有政策允许涨价,但是企业还是不生产这些原本价格低廉的药品,消费者心理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按市场情况大幅提价后,消费者心理上难以接受,这种时候,药企与其提价得罪消费者,不如包装一款价格更高的新药划算,或者是用原有生产线生产其他赚钱的药。
你认为救命药短缺是谁的过?
A、政府药品制度不合理;B、企业过于逐利;C、消费者对药价太苛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