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星月夜》评析实录
(2020-12-20 18:27:28)大班美术欣赏《星月夜》评析实录
设计思路:
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觉得美术欣赏活动是一个薄弱环节。虽然《纲要》中有提出,但是真正将欣赏作为一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艺术的熏陶在目前还是少之又少,这主要是大部分教师都感到要上好一个美术欣赏活动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欣赏不是简单地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进行认真的观察体会,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不仅要有很好的艺术素养,关键还要有合理、有效的指导方法。
活动目标:
1.感受画面短促的螺旋线和对比色所表现的既沉静平和又激荡不安的情感。
3.尝试用短促的、螺旋形的线条创作,进一步体验画面所表达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作品的主题。
教师:你见过的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1:夜晚的天空里有明亮的月亮和许多小星星,很漂亮。
幼儿2:有时候夜晚的天空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黑漆漆的一片。
小结:晴天时夜晚的天空是美丽的,繁星闪烁,有皎洁的月亮;阴天时夜晚的天空没有月亮和星星,有时一片乌黑,有时红通通的。
2.教师出示《星月夜》,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1)教师引导幼儿整体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①教师: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
幼儿1:我看到了天空、月亮、星星,还有房子。
幼儿2:我看到天空像水一样在流动。
幼儿4:我看到了会动的风和乌云。
小结:小朋友的眼睛真亮,看到房子、星星、月亮、山、树等很多东西。
②教师:画面中还有什么会动?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1:那个螺旋转转转的像大风,风把星星和月亮吹得在动。
幼儿2:我感觉整个天空都在动,一圈一圈的线条很像风,云被风
小结:画家用了许多断断续续的线和螺旋线包围着星星和月亮,给人旋转、流动、震撼的感觉。让我们用小手来画一画吧。
③教师:画面上用得最多的是哪些颜色?这样搭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1:有黄色、蓝色和白色,还有黑色。我觉得像是晚上,天黑了。
幼儿2:蓝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是黄色的,我感觉月亮和星星特别闪。
小结:画家用得最多的是蓝色、黄色和黑色,用各种蓝色画出了夜空,用明亮的黄色画出了闪烁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蓝色和黄色的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一种激动不安的感觉,让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④教师:看了这幅画你的感受怎么样?
幼儿1:很安静,因为房子易懂不动的。
幼儿2:房子是黑的,大树也是黑色的,看上去有点害怕。
幼儿3:我看上面的月亮和星星很闪亮,天空都扭在一起了,特别有趣。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幅画是梵高爷爷在生病住院时画的,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把自己看到的和自己心里的感受画下来。
(反思: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进行观察,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自由地畅谈着对画面的感觉,对这幅画幼儿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这里,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师幼之间的交谈是平等的。引导幼儿感受色彩带来的情感冲击。)
3.师幼分块面欣赏作品,进一步感受画面中所体现的情感。
(1)体验向上的生命力。
教师:前面黑黑的、高高的东西可能是什么?看上去像什么?你能用动作学学它的样子吗?
(2)描述美好而温馨的生活。
教师:房子里住着谁?他们在干什么?村庄后面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体验画家心中的压抑和不安。教师:画面中最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显得很亮?星星和月亮的外面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假如你是星星或月亮,被厚厚的云层越缠越紧会有什么感觉?
(4)小结:这幅画中充满了波浪形和螺旋形的长线、短而有力的短线,明亮的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漩涡一样的云朵包围着,大树像火苗一样扭曲旋转往上长,而房子是用整齐的短线排列的。
(反思
教师: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幼儿1:扭扭天空。
幼儿2:安静的夜晚。
幼儿3:黑黑的村庄。
(反思:幼儿给画面起的名字虽然跟画家起的不一样,但都表达了他们对画面的理解、感受,在创作时,他们的思维始终沉浸在童话般的情境中。他们用自己的作画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教师: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用像画家一样的方法画一幅有星星、有月亮的夜景,好吗?你抬头看过星星月亮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达你的感受?仔细想想,想好了再画。
(2)幼儿作画,引导幼儿大胆运用不同材料、不同颜色和线条进行表现。
7.幼儿互相讲述作品。
(反思:在教学中尊重幼儿,给他们创造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轻松快乐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幼儿在创作时选用的材料不同,创作的作品也不一样,但都表达了他们对星空的理解、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