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20-07-10 11:06:14)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幼儿在生活中有意无意识地都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正是幼儿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美的引导者。新《纲要》提出“在幼儿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戏剧教育的巧思和策略,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整合,把抽象枯燥的内容变为有趣的游戏,设计了“郊游”为线索的数学活动,帮助幼儿来掌握排序规律。
中班幼儿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在数学活动中把握戏剧策略的切入时机,让其起到一种促进和激发的作用。以活动目标为基础,结合相对应的客观条件,设计并开展与实际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游戏活动,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吸引幼儿注意力,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按规律排序的中班数学活动中,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策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
1.利用人机互动的信息化技术,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的学习。
2.创设不同的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在快乐的体验中找到排序的规律,进行巩固。
3.与戏剧教育相结合,跳脱出常规的数学教学模式,对幼儿自主创设规律排序做出创新和多感官融合,从而进行升华。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时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地掌握学习对象。”因此为了把数学内容变成幼儿主动尝试的对象,活动中我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孩子听一听、拍一拍、摆一摆等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排序并自主创设。并且结合戏剧教育,组织“动作传真机”的戏剧游戏,利用率“声音造型”和“动作造型”,把抽象的视觉感受转化为听觉和动作,请幼儿将动作有规律的排列然后传递下去。
除此之外,教书还要筛选数学活动的内容,做到与戏剧教育的适宜和巧妙的结合。比如认识图形活动中,教师可以请幼儿用肢体表现图形;认识数字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抱团”的游戏感知数字的实际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