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 依托名师 积极发挥工作室校本研修的引领作用
(2017-05-09 08:21:21)| 分类: 团队建设 |
积极发挥工作室校本研修的引领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主持人:
我是高中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董英,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工作室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立足学科,依托名师,积极发挥工作室校本研修的引领作用》,将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请各位不吝赐教。
一、
高中信息技术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9月,目前拥有成
员16人,覆盖了全县四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高中,几乎吸纳了全县所有的高中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工作室成立伊始,我们就非常重视自身建设,从建章立制入手,完善各种措施和方案,保证了工作室的运行自始至终都处在一个规范的轨道上。概括起来讲,先后制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董英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及成员分工》、《高中信息技术董英名师工作室计划》、《工作室成员工作计划》、《工作室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工作室教学调研办法》、《工作室博客建设暂行办法》、《工作室关于鼓励开展专业技能比赛的意见》、《工作室关于鼓励成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意见》等措施和办法,为工作室的高起点运行奠定了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又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从完善机构的角度出发,对工作室的组织建设也同样用了心下了功夫,将工作室16名成员按所属学校和所带年级划分成4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联络员并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联络员和主持人构成工作室的管理团队,肩负领导和决策的使命。管理团队每个月召开一次视频会议或者见面碰头会,对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谋划新的设想和创意,虽然很辛苦,但却都很开心。
从工作室运行至今的实际状态来看,我们刚开始的想法都一一得到了实现,这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一个组织机构来讲,机制健全是关键,什么是机制?简单的说,机制就是机构加制度。
二、
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个什么样子?高效课堂的
教学模式在信息课上能适应吗?学生到底喜不喜欢信息技术课?我们的任课教师有学科尊严吗?在信息技术课程纳入高考科目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这些看似很常规的问题,却是决定工作室科研方向的大问题,在着手开展科研之前,不解决好,科研方向就会发生偏差。为此,我们工作室先后在一所县外初中、两所县内高中的非毕业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三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达到了1100余人,调查以“了解现状
认真阅读,审慎回答各个题目,学生的参与热情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问卷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三次调查活动都收到了预期效果。工作室及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对教师目前的教学方法不太接受,认为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应用练习的时间太少,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比老师教的要多得多,可老师还在讲那些最基本的数据理论,学生因此而缺乏学习的兴趣……统计结果既让我们兴奋,更让我们担忧,兴奋的是学生对信息技术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并非我们所想象的学生只重视高考科目不重视辅助学科,担忧的是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尽快的适应学生的实际学情,更为学生所能接受和喜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工作室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决定以课题的形式组织全室成员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案和办法,为此,我们工作室的课题确定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得到县局成教办和教研室的认可,在5702中学举行了开题报告专题会议,目前,课题的研究工作正在按照计划进行着。
三、
突出课题研究,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始终是我们的努
力目标,但是工作室的16名成员分布在县内的5所高中,平时大家都在各自的学校忙碌着各自的工作,如何解决这种不利于教学研究的状态,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依托校本研修,发挥工作室名师效能的工作策略,通过流动的教学研讨会和送教下乡,推动工作室的教研工作实现常态化。在工作室的运转进入正常的状态之后,2月份,我们在职业高中举行了第一次教学研讨会,会上,张慧老师以《成绩统计
》为题给大家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堂教学中引进二维码扫描正确答案的“时尚做法”受到学生的青睐,课堂也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计算机是职业高中的主要学科和单招必考科目,工作室又借助交流研讨的机会,对职中信息技术科的复课备考安排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主持人在评课总结时,对全县信息技术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期判断,鼓励工作室成员爱岗敬业,深研教法,保持学科尊严。4月份,工作室以送教下乡的方式,在长宁中学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作为主持人和市级教学能手,董英以《数据统计》为题,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为基本教学理念,以信息技术的学科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了示范教学。梁敏老师以《表格美化》为题,进行了观摩教学,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教研室的各位教研员和学校领导都亲临听课,并参加了说课、评课等交流活动,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工作室的名师效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在两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都得到了局教研室和成教办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校长和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和积极配合,他们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让我们受益匪浅,也因此结下了良好的工作友谊,更让我们深深认识到,工作室的教学研究必须建立在校本研修的平台上,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
有为才有位。工作室在全力开展教学研究的同时,主动发挥专
业特长,在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专业成长、学生兴趣培养方面,积极作为,受到学校认可和师生欢迎,工作室下属的职中小组开发了考试管理软件,用于学校的各类考试中,从命题到汇总成绩、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校内练考的管理效率。5702小组先后举办了青年教师自制课件比赛、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培训、学生电脑制作比赛等极富专业特色的活动。县中小组、绿中小组的工作室成员也都能主动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学校管理和宣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成绩、制作学校宣传片、各类文体活动宣传视频、学校工作总结APP等,这些工作的出色完成,同时也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的技能水平,也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自我研修。
五、
主持人博客设有“工作简报”“成员风采”“读书空间”“资
源共享”“在线交流”“论文评选”“精品课程”等相对固定的栏目,定期更新充实内容,为本室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业务交流提供了共享的专业平台,时至今日,已经发表博文59篇,其中编发工作简报21期,资源共享13篇,在线交流1篇,成员风采录24期,深受成员喜爱,拉近了成员之间的距离,博客建设成为了工作室一个标志性的窗口。
(一)加强学习,丰富理论素养
工作室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各位领导、各位主持人:高中信息技术工作室在县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室成员的齐心努力,在组建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一点成绩,虽然,我们自己感到欣慰和骄傲,但距离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还会继续努力,立足学科,依托名师,力争把工作室建成引领信息技术科研方向,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提升工作室成员信息技术能力的桥头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