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2019-06-13 19:19:20)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它否定了意识对于人格的影响,强调环境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和巴浦洛夫。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于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强调刺激与强化。
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们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们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强盗“。华生的语言未免太过偏颇,但是他的一个实验却是很有说服力的。他让他的助理给一个一岁多的男孩送猫、狗等毛茸茸的小宠物,每当这个小男孩打算伸手去摸的时候,华生就敲锣打鼓,制造出很吓人的声响,小男孩就把手缩了回去。长此以往,小男孩根本就不敢伸手去碰毛茸茸的东西。
还有一个实验是巴浦洛夫做的。巴浦洛夫将一只狗固定在了一个地方,每当巴普洛摇铃的时候,就会将食物送到狗的面前,狗开始分泌唾液。一段时间之后,狗只要听见铃铛响,不管有没有食物,都会分泌唾液。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运用“刺激——反应”原理,通过强化,来达到某种行为的目的,而强化又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是给予愉快刺激,使反应行为增加;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使反应行为增加。这种方法在教育中被广泛运用。
很多老师喜欢用奖赏法。比如,当学生回答对了问题,就给予热烈的表扬,以此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或者奖励学习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一些文具,有时候甚至直接就是金钱了。还有的老师是采用负强化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在大学老师中,很多老师上课是会点名的,比如一次点名不到扣5分,三次不到期末考试直接0分,这样来提高同学们来上课的次数。
之前有听说这样一个故事:犹太人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书本上涂抹上蜂蜜,让孩子去舔,在孩子小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让孩子爱上读书,爱上知识。教育者都希望学生能够爱上读书,爱上知识,这里的上上策自然是让学生爱上知识本身,爱上读书本身,这样学生就会有不竭的动力。但是爱上知识本身是难得,我们不妨从增加他们看书和学习的频率开始,通过强化的方法,让他们走进书本,品味墨香,这样才是今后自觉刻苦钻研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