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一个人,就去认识他的行为模式

(2018-06-02 23:54:37)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点滴

http://s1/large/006AFNxhzy7kX8pfALme0

  在日常,我们经常需要了解身边某些人的心理活动。对方跟自己是强连接抑或是弱连接,他就在那里——人在那里是不足够的,我们得要了解他,认识他,甚至基于某种情况还得要研究他。带着意识,摸索其心理,试图挖掘出关键的那点想法。

  你说要研究一个人,是不是该学点心理学呢?很早就流行这样的箴言:
你得要像心理学家一样观察自己的孩子的成长;
你得要用心理学家的眼光去看待社会;
你得用点心理学知识去跟人交往;
…………

  如果说现代人就是复杂人,固然不为过,做事跟这个世界接触处处都涉及到人的心理层面,所以有些有为的前辈就直接勉励年轻人:就做个复杂的现代人吧!

  懂点心理学知识,掌握点心理技巧,去琢磨人家想什么,怎样想,密探他的心理活动,看穿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你随时都想层层剥开一个人的外皮,剖开其肉体,深入地看其内在。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你就能看得多复杂。

  今天我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它内容简单短小,但是在向我们透露截然不同的观点:研究一个人根本不需要看其心理——这就很突兀了:

  有个叫杰克的人,他的大脑视觉神经系统跟一般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红色,在杰克的大脑里显现的是绿色的样子;别人看见的绿色,杰克看到的其实是红色。但杰克对两种颜色的命名跟人一样,别人称为红色的颜色,杰克也管它叫红色。

  那你说,杰克的生活会跟正常人有什么区别吗?答案是没有。杰克照样是红灯停绿灯行,他跟世界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至于说杰克的内心对两种颜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那是别人无法观测的东西。

  这里,我们没看到心理扮演到任何角色,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切切实实的“行为主义”。它启发我们:看一个人得看他的行为模式,而不要管他心里想什么。

其实细想片刻,确感如此:琢磨人家在想什么,怎样想,意义有这么大吗?假如,你正在了解的这个人常常知行不一,那么他的想法和感情就不能够解释他的行为了,他内在的心理并没有投射到处事上,那么对于外在的决策也起不到关键作用。

研究一个人,得要看他的行为模式。

他想什么,怎样想,并非都是你必须要知道,值得去探索,但是,传输到身体外层的信息——做什么,怎样做,即行为模式,值得你每次都去观察和认识。

研究一个人,不要总深入琢磨他的心理层面,思维层面,不去费力,不去一味地较真,我们只想认识他的行为模式。

世界没有这么复杂,人也如此。尽可能地去靠拢那些显而易见的表象,对比那些微妙隐晦的东西,我们更能省心省力。

做什么事都好,都要看一个指标——成长指标。一,你得从做这事情中获得成长。但真实世界中无论是幸福抑或痛苦,都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成长,好了,我们应该补充一个,也就是第二点,这件事会帮助你兴趣盎然地活下去。
也就是说,一件最值得做的事,是可以帮助你一路精力充沛,激情尚存地活着,而从中又不断地实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