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点滴 |
两年前的今天,杨绛女士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105岁。很多人认识杨绛因为她是上世纪一个有过“重要产出”的作家,翻译家,但我相信,更多人认识她,是因为她是钱钟书的生命伴侣。
可以这样说,杨绛女生之所以生前为如此多国人所熟知,因为她始终带着钱老的光环。“沾”这个光环和名望,不是因为俩人的夫妻关系,而是因为这个女人跟她的丈夫一样坚强,有阅历,有哲理,有才气,有大半生的文学浸泡。
很多年前就有人把杨绛女士说过和写过的话,集成语录,通过互联网分享给了无数有为青年,今天我们看这些语录,仿佛都是从一本阅历丰富的人生大书中跳出来,字字珠玑,句句都是箴言。
并且,这些箴言,有不少指出了年轻一代人的弱点,戳进他们的痛处,这两句我就非常深刻了: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和积累必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当我看到这两句语录时,我就感觉杨老在说我自己。我有着大多数八零后的弱点,我有怀着这一代人都有的痛处——虽然我们自小追求成绩,学历,名次,但是真实生活中我们读书少,不爱读书,容易烦躁,浮躁,空虚,我们要么一惊一乍,要么焦虑不安,我们为自己构建的生活——格局一点也不高。
我知道,你每天记录生活只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因此投给你一分钱,更不用说什么“变现”了,单看金钱,你连个在地铁口讨饭的乞丐都不如,但是,成长是在你不经意之间默默地发生的,它绕过了“变现”这一条路。你成熟了,遇事淡定了,有智慧了,就是成长了,这是金钱不能衡量的。
以上两句语录,是警醒我们这代人多读书,多思索和记录,脚踏实地多注重自身成长,无疑引发我们的深思。接下来的第三句语录,实在是杨女士最最经典的一句:
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和淡定;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一句意味深长,每一次读它都如此耐人寻味,你们也有同感么?
耐人寻味,任何感想感悟都不用乘着语言的船载出,它们自在心里越酿越浓!
此时我也不多说了,咱慢慢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