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点滴 |
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了。人们缅怀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同时震撼于享年76岁的他有55年禁锢在轮椅上。
各个媒体,各个公众号,各个网民,各抒己见,掀起一片评论。其中一个评论,就是: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霍金?
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很多人把霍金捧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需要消除这个误区:霍金并不是当今世界上最厉害或最伟大的科学家,比他厉害,同一个伟大级别的科学家还有很多。
但是霍金为什么拥有如此多的名望,以至于他有生之年的言论在科学界举足轻重,他的死也受到全世界人的缅怀,那当然也是他是个重要人物,一生中做过重要工作。但是要客观认识他的成就和地位不为过,咱拿一位物理学泰斗跟他较量-----
我们的华人诺贝尔得住,杨振宁-----这样你对霍金的成功的理解,方能中立。
杨振宁是当今活着的物理学家中必须入前三的人,有人甚至认定他是站在第一的泰斗,无论说杨先生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都不为过。杨振宁的成就是什么?杨先生一生中比较大的成就就有七八项,当中最最杰出的成就,是:
一,Yang-Mills非交换规范场理论
(弱电统一的基础之一,大一统理论的指路明灯,当代前沿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比肩广义相对论的巨大成就)
二,弱作用宇称不守恒 (这个理论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以上影响力最大的两项工作,可以得出杨振宁的成就,是“突破已有的物理框架,成功创造另一个正确的理论,并对后人的研究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咱说得更精辟些,就是,以上两个成就,是能够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跟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跟普朗克发现量子力学相提并论的成就,杨振宁---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为物理学界开辟了新的疆域,是切切实实的泰斗。
那我们的男神霍金呢?
霍金最大的突破,是发现并证实了“无边界宇宙”和“黑洞辐射”:
“无边界”宇宙模型:霍金通过数学思维证实了,宇宙大爆炸起源于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奇点,接着通过结合量子力学,提出一个“无边界”宇宙模型,从而证实了“宇宙大爆炸”是正确的。不过在霍金做这一系列工作之前,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就已经有了,因此霍金的工作是在已有的物理框架下进行的,他之后,“宇宙大爆炸”理论在物理界才成为了“事实”。
黑洞辐射:传统上我们认为黑洞就是一个…..“黑”洞,一切物质掉进去就再也出不来,黑洞的质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但霍金考虑到量子力学的效应,提出黑洞里充满了辐射,现很多人直接称之为“霍金辐射”。“霍金辐射”,可以理由充分地把黑洞的“命运”推到另一个结局-----
不是面积不断增加不断壮大,而是慢慢被蒸发掉而消失。霍金的这一辐射理论,也是在已有的黑洞框架里做的突破,他并没有提出新理论,只是把已有的理论纠正摆往新的方向。
怎么说,霍金都不是开疆拓土的那种人物,诺贝尔迟迟都没有给他颁过一个奖,但是霍金把诺贝尔以外的物理奖项都拿过了。
杨振宁是个帅才,他成就的级别可以跟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归为一个级别;霍金是个将才,他工作的技术含量固然追不上一线的泰斗,固然也赶不上杨振宁,但是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凝视着那片前人已开发的疆土,提出了震撼所有所有人的新观念,使这片疆土的改造里程碑地推进一大步。
无论是突破现有框架开辟新的疆域,还是在现有的框架里做里程碑的突破;无论是杨振宁,还是霍金,在科学界都是不能缺少的。他们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总得有人提出新的大理论,也总得有人对现有的理论进行纠正。
但是,他们也在发挥着一个共同的作用---- 推动人类科学的发展。
无论是一个行业里的第一把手,第二把手,还是第三把手,抑或是…….
缅怀霍金,对这位物理界的将才之一表示无限的尊敬,但是,更多的物理泰斗,物理英雄,他们潜伏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披星戴月地观测,研究,于框架内做出突破,于框架外开辟疆域,只要没有什么重大事件,他们也不会抛头露面,默默坚守自己的工作。
只是,他们远远没有霍金等量的名望。
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有这么一群人的存在,
并且心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