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以为以完美为导向的思维就是王道

(2017-04-26 07:00:00)
标签:

追求完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

手机寿命

分类: 生活点滴
  http://s4/mw690/006AFNxhzy7aAl1jEyfc3&690


  记得我做全职妈妈前在一间外贸公司里就职,中国办公室这边的主管是一个香港女人,接近40岁,她的丈夫就是我们的其中一个雨伞供应商----宁波一间雨伞工厂的老板gorge。公司与主管丈夫的生意关系比较稳定,不过有几次出的货没有通过老外要求做的测试。
  有个傍晚,我们几个同事与主管一起讨论手头的订单情况,那张搁置着的雨伞订单也被提及:“怎么那张单又没经过测试呀,叫Gorge把质量做好一点啦。”
  主管是个风趣的人,她爽朗地笑了笑,答道:“你们说啊,把雨伞质量做得那么好干嘛呢,雨伞用几年都不坏那我们还有什么生意做?哈哈哈!”
  当主管被这个问题调侃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她会这样回答?没有!
  但主管的说话却是非常正直的,它反映了一个生意人真实的思想:一个以完美为导向的思维在生意场上不是王道。
  有人疑问了,德国之所以拥有保时捷,奔驰,宝马,不是源于德国人对细节极度严谨和一丝不苟吗?若没有这种追求完美的思维何能创造出如此高品质的产品,所以,这种优秀的思维不应该受到任何挑战!
   我不去直接辩驳这个涉及奔驰,宝马的问题,我先让大家来想想手机的问题:我们现在用的手机,一般用上多少年需要更换 --- 打比方你的手机没摔过地,顶多撑了个5年,而且这5年时间里后面的两年手机的反应速度很可能是滞后的。我们会惯性叹息:手机不耐用就是现在的技术所限呀,你要手机耐用还得要靠技术进步提高其性能......
   这或许也是一个因素,但是话说回来,假如现在的手机一般都能正常运作那么10年8年,那手机市场跟现在会有什么两样-------
  手机产品的循环速度放慢,商家的生产周期延长,消费少了投资自然也少,资本的循环速度也大大减慢,即使半数的人“移情别恋”频繁更换手机,但至少这些人对手机的使用期限不再受手机寿命的约束,另外,那种节俭型的消费者的钱商家也没有办法赚多,商家把手机的耐用性提高了,反而跟“收益”背道而驰,进袋的钱少了!
   以上这么一分析,你就觉悟了:原来商家对完美的追求,是因产品的不同而不同的。
  是的。汽车普遍上还是耐用消费品,不是使用一朝一夕的东西,宝马,奔驰是汽车的鳌头,生产上的细节务必反复查验,每个细节的完美无瑕,使用上无可挑剔的舒适度和实用性是客户购买高端汽车的动机。
   雨伞这个是快速消费品,商家想,做归做,但一定要留有余地给客户快速二次购买二次消费,雨伞质量做得过好,客户用上5年都不坏,我们哪里还有返单呀?
   呃?这种思维不就是哲学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原理吗?现代人从中引申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就是这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事事面向完美。商家根据不同性质的产品控制不同的质量,协调出合理的循环周期,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哲学的思想在经济领域上的体现。
   孩提时老师们经常教导我们,凡事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语文课本上对于那种追求完美的人都是称赞,被追捧为一种崇高的精神,但当我们置身社会,置身于一个更现实的世界才发现这是不对的:原来,追求完美是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我们也不妨看看我们身边的简单事情: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向一群学生作演讲,如果他衣冠楚楚,说话严肃认真固然使学生肖然起敬,但往往是那种个性随和,不拘暴露一点小缺点的亲近型教授,更能让讲座活跃生气,与学生互动得更加成功。这位随和的教授的哲理是:太完美只会让人保持距离,小瑕疵才可以拉近自己跟他人的距离。
  不仅于商场,就是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完美为导向的思维都不是王道。
   处处追求完美固然美好,一旦来到现实世界,它需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