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表
课题名称 |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课题批准号 |
2016XAYB088 |
|
课题负责人 |
杨俊峰 |
单 |
西安市高陵区耿镇中心小学 |
|
联系电话 |
13468952135 |
电子邮箱 |
541660192@qq.com |
|
课 题 进 展 情 况 |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把数或者数量关系与图形对应起来,借助图形来研究数量关系或者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深刻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数形结合,能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地思考问题, 养成多向性思维的好习惯。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杂、小、细、碎”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设计杂乱等现状,我们提出了“数形结合”教学策略。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我们课题组申报了西安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试图进一步通过实践研究,形成更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具有实践解释力的成果。本课题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前期认真准备的基础之上,在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引领下,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工作进展: (一)研究阶段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6年的12月开始,至今主要经过了3个阶段。 (二)具体进展 课题研究工作不可一蹴而就,必须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方能有所提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展开的: 1.实际调研,夯实研究的基础。 2.认真学习,提供理论的保障。 3.积极实践,探索实施的策略。 通过实践,我们将“数形结合”教学策略,定位在一种理念,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以教师对“教”的主导,实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的凸显。它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实践策略,通过有联系的几个图形问题(有轻有重,有缓有急),给学生留有更多活动以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达到“学”的效益最大化,实现课堂教学的“简约”。该实践策略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解读教材,用好教材。具体注意以下三方面:(1)钻研教材,深入解读文本;(2)调查分析,认清学生现实;(3)整体考量,确定教学目标。我们进一步提炼了组织教学的3种模式:(1)“what-why-how”(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步式;(2)螺旋递增式;(3)一线串珠式。并针对这三种模式,收集整理了相关的案例。 4.及时总结,完善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阶段性小结,积极撰写课题案例、论文等,并通过公开课教学展示、研讨,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
|||
主 要 研 究 观 点 |
所谓的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它是把数或者数量关系与图形对应起来,借助图形来研究数量关系或者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数”具有概括化、抽象化的特点,而“形”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恰当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活跃解题思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 数形结合的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形助数”,把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提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二是“以数助形”,把直观图形数量化,使之更加精确。
通过数形结合,能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地思考问题,
养成多向性思维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变静态思维方式为动态思维方式,也就是以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考虑问题,更好地把握事情的本质。“数无形时不直观,
形无数时难入微” 道出了数形结合的辩证关系,数形结合简言之就是:
见到数量就应想到它的几何意义,
见到图形就应想到它的数量关系。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记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数形结合是数学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学习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
|||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1.《耿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2017年3月由刘月和老师执笔完成; 2.《“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开题报告:2017年2月由杨俊峰老师执笔完成,课题组审议,专家组评审; 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中题报告:2018年3月由杨俊峰老师执笔完成,课题组集体审议,专家组考查; 4.过程中积累的教学案例、论文、课件、微课、读书心得等。课题立项后,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到2018年3月,我们课题组已形成了11篇心得体会,8个优秀教学案例(其中4个教学案例分获西安市教育学会一、二、三等奖),6篇教学论文(1篇论文发表于陕西教育2017年第三期),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中的课堂实录《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获区级优课一例,微课《三角形的内角和》获市级优秀奖。 |
|||
下 一 阶 段 安 排 |
1.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探索有效的实践策略,课题组成员要多交流,相互学习,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案例”,完善理论。 3.该课题实验以来,除课题组成员外,我们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我校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会继续向身边同伴学习,向专家们请教,在做好结题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等工作,努力为我区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后期的研究,在各级教研部门、课题组及组外专家的指导和关心下,我们一定可以按照计划完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并将过程中收集的教学案例、论文、心得体会等汇集成册,形成《成果汇编》,将视频资料刻录成光盘,进一步完善《“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形成具有一定实践解释力的成果。 |
|||
计划结题 鉴定时间 |
http://s11/mw690/006AFARazy7jvi3eYs27a&690
|
|||
单位意见 |
|
|||
区(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
年 |
|||
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
年 |
|||
注:主要研究观点要求不少于500字,可附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