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2017-05-08 17:07:08)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1)
时 |
2017年2月22日 |
地 |
耿镇中心小学会议室 |
主 |
杨俊峰 |
记 |
商 |
参加人员 |
郇超(校长)、王娟利(主任)、刘月和、张敏等 |
||
主要议题 |
西安市2016年小课题申报准备工作 |
||
活
( |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紧紧围绕2016年中心工作 和重点工作,着力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 题,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支撑。
取得一定成果,服务于我镇的教育教学。
为教学服务。研究时间为一年,中间要交阶段性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要 规范。
|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2)
时 |
2017年3月6日 |
地 |
耿镇中心小学会议室 |
主 |
杨俊峰 |
记 |
商 峥 |
参加人员 |
郇超(校长)、王娟利(主任)、刘月和(数学教研组长)、张敏等 |
||
主要议题 |
小课题研究立项事宜 |
||
活
|
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和形联系起来了。我国宋元时期,系统地引进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方法, 用代数式描述某些几何特征,把图形之间的几何关系表达成代数式之间的 代数关系。17世纪上半叶,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以坐标为桥梁, 创造了平 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才得到突飞猛进。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 题,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所 有的数学问题无外乎是数与形的问题,也是两个最古老最基本的对象, 是数学大厦深处的两块基石。“数形结合”一词的正式出现源于我国著 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 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 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这句话深刻的揭露了数形结合的 重要意义。数形结合是数学发展的需要,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 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不可或缺的工具。
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 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 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它既具有数学学科的鲜明特点,又是 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在图形教学中建立数学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3.如何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利用数形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将数形 结合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需要。 4.如何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案例分析法:对名师及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修正 和完善“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2.行动研究法:在充分调查和整理、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展开课堂实 践,边实验,边总结,将研究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 3.问卷调查法:采取座谈、问卷等方法,了解学生及教师需求, 验证、提高该策略的有效性。 |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3)
时 |
2017年3月25日 |
地 |
耿镇中心小学会议室 |
主 |
杨俊峰 |
记 |
商峥 |
参加人员 |
郇超(校长)、王娟利(主任)、刘月和、张敏等 |
||
主要议题 |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交流 |
||
活
( |
学”为“做数学”。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 计、组织操作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学生对 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 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 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 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 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 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 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 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 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 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 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 识自我、建立信心。将更要改成也要,体现学生评价的重要性。 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我们。本次学习,我们又一次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 学课程标准》,更加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 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把自己的教育 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