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是中国历史的备忘录——《沧桑记忆》首发

分类: 网络 |
日前,一本由集聚在广东的贵州三线人发起并汇集全国“三线人”的三线人家集萃《沧桑记忆》在安顺举行首发式。这是一本记录三线人在贵州、在安顺、在云马厂工作生活为内容的书,全书参与创作的作者近百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历为题材,叙述那些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
百余名来自广东、湖南、河南、广西、安徽、江苏、贵阳和安顺的有过三线工作或生活的人汇聚一堂,出席这本由如今生活工作在广东的三线人担任总策划,由仍然生活工作在贵州的三线人担任总编辑的书。广东的三线人士之所以将首发式放在安顺,是因为他们是从贵州、安顺的三线企业走出去的第二代、第三代三线航空人,他们的祖辈、父辈都曾在贵州安顺三线地区工作。三线生活的岁月给他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三线情,在发达地区工作生活的他们,多年来只要聚会在一起,因为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感受始终坚持自己是三线人。每次聚会,他们的谈论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在想为三线人营造一个精神家园。
《沧桑记忆》是由数以百计的三线人在“三线人家”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发表的文章,用自己在三线企业的工作、生活经历抒发情感,反映三线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让更多人了解三线历史、了解三线人、了解三线精神。据“三线人家”群主谭丽娜介绍,“三线人家”群已经发展到700人,人员年龄从80岁到“90后”,地域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并远至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在《沧桑记忆》首发式上,谭丽娜女士在致辞时热泪盈眶,感动得参加者们掩面而泣。
这次在安顺举行《沧桑记忆》首发式,我见到了至少有20位老同志,见到了原云马厂的两任老厂长鲁智云、符史辉和“末任”常务副厂长吴伟荣。这些老三线人从外地风尘仆仆地来到安顺,来到了他们曾经工作、奉献了青春的安顺。他们在首发式上,回顾了曾经在云马、在贵航、在安顺的那些沧桑岁月,他们谈及过往、讲述三线,令席间的三线人泪水盈眶。原云马厂厂长、后担任贵州省国防工办主任的鲁智云解读说:“三线精神就是云马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贵州省总工会副主席程安应邀参加了首发式。他对三线企业、三线人充满深情敬意,他说,他与三线人一直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情感,即使到了总工会工作,也一直与三线企业和三线人有着密切的接触交往,他敬重三线人,关注三线企业的发展,希望在发展中再造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
从三线企业走向广东发展的中国商协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刚先生,用他的激情讲述了一代代贵州三线人始终在秉承三线建设精神,创造三线文化,创造三线新辉煌。诗人、总编辑周君良先生也是三线人,他在《贵州工人报》、在总工会工作时一直在为三线企业鼓与呼,他的《三线赋》已经成为三线人诵读的经典篇章。周君良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三线建设,是新中国诞生后一次重大的经济战略调整。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三线是个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国防建设的里程碑,是艰苦创业的诠释,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源头。三线建设者是尽忠而来,尽对祖国强盛之忠!时空转换,岁月流逝,三线精神的外延与时俱进地拓展,三线精神的内涵依然如故没有改变。当年的三线建设者有的已驾鹤西去,有的年事已高,但他们都在瞩目着曾经抛洒热血、汗滴的西部热土。”
资料来源:http://www.cana.org.cn/news/294/29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