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杂谈后来的我们电影推荐电影 |
分类: 影视评论 |
5.1三天假期已经过去了。
没有进口大片的袭击,本应该平静的5.1档却因为一档丑闻闹的沸沸扬扬。
"「后来的我们」刷票房事件"
作为一部文艺片,「后来的我们」在非暑期/贺岁档拿到了这样爆炸性的票房成绩,所有人都震惊了。
http://pic.rmb.bdstatic.com/85f032f428d3842329b83b5d67d91b51.png
截止到今天,「后来的我们」依然以上映6天10.19亿票房的成绩在"猫眼票房"排名No.1 。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现在是真是假。
为什么这么说?
以为当初的刷票房事件,最大的幕后玩家就是猫眼。
1,这部电影的制作方有猫眼影业。
2,猫眼同样是这部电影的销售平台之一。
也就是说,猫眼不仅是「后来的我们」的制作方,同时它也是发行方。
后面的故事,你们已经看到了。
不仅逼的刘若英工作室紧急发表声明,而且把「后来的我们」营销出来的超好口碑全毁了。
这次是真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次事件也逼的猫眼今天上线新功能:影片退票人次及退票率将全面透明。
http://pic.rmb.bdstatic.com/62a289e14250251bf28b5cec0678f3d9.jpeg
然而,这件事依然没有结束。
退票风波不仅导致「后来的我们」评分一路下滑,差评不断,而且引来了同行的起诉。
昨天有消息爆出:和「后来的我们」同期上映的国产电影「尖叫直播」上映至今票房仅仅266万。
电影「尖叫直播」发表声明:
称猫眼和「后来的我们」用不正当行为挤占院线排片,导致「尖叫直播」一直处于高上座率、低排片的境遇,这一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
http://pic.rmb.bdstatic.com/d365797aeb5175ad1c51c7f6cde3a391.jpeg
说句公道话,「后来的我们」确实恶意刷票房,但是它真的对「尖叫直播」的票房影响微乎其微。
就算起诉,也应该是「幕后玩家」这个级别的起诉。
「尖叫直播」起诉事件,同样让我看到了恶心二字。
这件事能不能胜诉不重要,「尖叫直播」也不在乎,他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在于营销,把自己和「后来的我们」捆绑在一起,提高自己知名度,让观众产生一种"「尖叫直播」也许值得一看"的错觉,从而为这部电影贡献票房。
阿布现在可以告诉你们,「尖叫直播」是一部十足的烂片,如果按照电影定义的话,它根本不配叫做一部电影。
蹭「玩命直播」的热度,请一帮二人转演员说几个段子。
现在还大言不惭的说别人抢占了它的票房,别闹了。
一部连剧照和预告片都没有的电影,哪来的勇气?
http://pic.rmb.bdstatic.com/68d3b65f18fc866a8bf4646335fa3b9b.png
一方面「后来的我们」不断地遇到形象崩塌,同行攻击等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演员和团队也在不断地挽回形象。
今天进行的一次采访中,制作方、导演刘若英、主演田壮壮出席,鉴于很多网友表示电影三观不正,期间田壮壮表示不理解「后来的我们」三观被批,他觉得"三观"这个词挺怪的。
如果让我说的话,「后来的我们」就是三观不正。
http://pic.rmb.bdstatic.com/1a157160c371752f0061950b593c267a.jpeg
很可能导演和编剧都没有考虑到这个故事三观不正。
昨天桃子给各位推荐了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女性来说,她Get到的,是片中关于两人恋爱的细节。
感性让桃子被感动了。
所以她忽略掉了一部分电影本身质量和主题的问题。
今天阿布再来和大家聊一下,「后来的我们」究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首先说,"三观不正"的问题。
电影中两人再遇见时的关系是什么?
前男/女友。
http://pic.rmb.bdstatic.com/6997fe8d56c35a6b69ca7668fbbc8a70.jpeg
现在的身份呢?
女方单身,男方已经结婚生子。
两人做了什么?
在一间宾馆里一起喝酒,回忆过去的甜蜜,然后一起去散步,回忆到动情时痛哭流涕,差一点就死灰复燃了。
但是不要忘了,林见清现在的身份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不是一个单身男。
http://pic.rmb.bdstatic.com/6a42b4b48a169301e7eb8e368ae0a20b.jpeg
有人可能会说,两人开一间房是因为房间紧张。
电影中已经交代了,我知道。但是这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两人动情了,就算开两间,开一百间房,他们还是会凑在一起回忆过去。
这才是问题的重点好吗?
所以,这是「后来的我们」犯得最严重的一个错误。
http://pic.rmb.bdstatic.com/98ac23e01be3d5d3d0c1f7a0ea5d32d3.jpeg
抛开三观不正的问题,整部电影的故事依然没有能打动我的地方,我觉得可能主要原因是本片采用了插叙的方式。
原本我刚要投入进去,结果它跳回了现实,看一会现实部分,它又跳回了回忆······
当然,我说的投入是强行使自己投入进去,但是我依然不喜欢这个故事。
「后来的我们」很俗,似乎大部分北漂的人都会在北京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邂逅一段爱情,经历一段分离。
http://pic.rmb.bdstatic.com/c9df10541dd6d985a290ae263ac1105c.jpeg
原本这是个很容易写好的故事,可能是导演和编剧没有注意到一些关于北漂爱情的细节,或者说电影没有表达好这部分内容。
我在看「后来的我们」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它想要讲什么,但是我却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它想要表达的东西。
电影没有给我一种很直观的,让我理解的画面。
全靠我自己去体会。
所以导致了「后来的我们」很像一本关于前任故事的流水账,把一对情侣从相恋到离开到后悔惋惜的故事记录下来,却没有做好细节铺垫让故事走进人的心里。
http://pic.rmb.bdstatic.com/e193b44ca15df0594b28076d7436c4b6.jpeg
而恰巧是因为这一点,「后来的我们」同样走进了一部分女性的心里,走近了那些能想到它表达的东西,而不再去看的人。
阿布上面提到"我能感受到它想要讲什么,但是我却不能在屏幕上看到这些东西。"
一部分人喜欢它就是因为感受到了,从而忽略了电影本身。
比如桃子。
她看到这部电影,就想起了自己北漂的经历,想起了自己遇到的和方小晓类似甚至一样的问题。
(似乎暴露了桃子的辛酸恋爱史?)
阿布说了,「后来的我们」的故事很俗,似乎大部分北漂的人都会在北京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邂逅一段爱情,经历一段分离。
http://pic.rmb.bdstatic.com/4815bba98df4b72096e5506e4928ac28.jpeg
这也让一部分有过相同境遇的男孩女孩们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事,想起了当初自己在北京和另一半贫穷又快乐的时光,想起了和另一半的爱情逐渐褪去热度,被现实残忍的扔在地上踩踏的故事。
这里面女孩偏多。
感性让她们回忆过去,让她们落泪,让她们喜欢上这部「后来的我们」。
说到底,「后来的我们」讲述的还是一个关于"前任"的故事。
自从去年年底「前任3:前任攻略」爆火之后,"前任"似乎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大"IP"。
「后来的我们」也借着"前任"的热度来了。
没想到却毁在了"刷票房丑闻"这见电影外的事件上。
http://pic.rmb.bdstatic.com/50546ef935aab0d90594569592586e03.jpeg
目前,「后来的我们」豆瓣评分5.9 。
这个分数还可以,基本符合阿布个人对它的评分,如果不是前期刷好评的话,估计分数更低。
刷票房事件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有一定影响。
但是最主要的影响,还是在电影自身的质量上。
关于爱情,并不是只有撕心裂肺,悔不当初才能让观众感动,前几天阿布推过一部韩影「现在去见你」。
http://pic.rmb.bdstatic.com/a9fa76a3ce6e632638d92e6ebfce8a10.jpeg
两部电影在叙事手法,人物设定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采用插叙手法,同样涉及到亲情元素,同样最后两人分离。
但是「现在去见你」却让观众感动的心服口服,原因就在于电影中一些细节设计的太精妙了,很多细节对剧情推进,对人物心态转变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能够让观众沉静在两人的爱情故事里,让观众能够用眼睛看到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毫无疑问,「后来的我们」已经毁了,就像片中说的那样:
后来的我们,已经没有后来了。
我不希望这次事件终止刘若英的导演生涯,但是我希望如果她有第二部作品的话,能够把精力放在电影本身上,放在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上。
毕竟,电影本身才是能够打动我们的东西。
至于「后来的我们」,即使没有刷票房事件,它依然不是一部合格的爱情文艺片。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