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说课稿3
(2016-12-04 02:06:1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为大家解说我的一堂课,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给予批评和指导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4篇课文《土地的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黑土地,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要回来!我愿付出一切!
二、说目标
我根据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语,学会使用呼告、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这个特殊要求,为此我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
(2)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3)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炽痛的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回顾历史、感受文本、促发情感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相互感染,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文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第一环节:音乐导入,背景介绍:(导入的设计应很好的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层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听朗读带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并用用一句话说说听读感受
2、让学生深情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提出不认识的字教师收集后迅速正音,并让学生书空当堂记忆
4、整体感知:
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二层次:品读课文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本,并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
①
②
③
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合作探究完成然后老师分别收集观点,再提出一个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自己对国土的情感表达出来的?让学生体会本文情感的表达运用了这样的一些方法:大量色彩的词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还有呼告的运用,这些方法使得作者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宣泄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能同时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再次品读:文中有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情感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QQ聊天的方式来聊感动聊天的格式是:《土地的誓言》这一句让我感动,因为
(这次品读是让学生在内容上再次感知文本)
第三层次:赛读
回味文章情感、语言特色等,进行朗读比赛再度感受课文洋溢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四层次:延读
为了把爱国情感教育推向高潮,完成本文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1、同学们,“九·一八”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绝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大”请大家起立,一起朗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播放国歌,学生齐唱国歌
3、拓展延伸:
第三环节: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深情赞美故乡————————誓死保卫家乡
我的说课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