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隆安寺(市保)袁崇焕墓和祠(国六)

标签:
杂谈 |
分类: 北京访古 |
隆安寺,位于广渠门内的白桥大街隆安胡同内,紧邻袁崇焕墓祠。隆安寺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现存四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前殿及戏台、大雄宝殿、后殿。南北长160余米,规模不小,但在帝都这类寺庙也算是多见了。现在此处闲置,不对外开放。
隆安胡同
山门
隆安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侧院落现为青少年科技馆
在东院内能看到中轴线上的部分建筑
天王殿,铺有绿色琉璃瓦,可见当年此寺规格不低。
前殿
青少年科技馆大门,去时没开放
袁崇焕墓祠在本家润园小区内,小区大门需要刷卡才能打开,但可以趁着别人开门的时候跟着进去。
袁崇焕墓和祠,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明末著名抗清将领。1628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蓟州督师,镇守辽东,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皇太极于是使用反间计,暗地里传播袁崇焕与清军有密约的消息。崇祯帝遂下令逮捕袁崇焕,于崇祯三年(1630年)将其凌迟处死,并抄没家产。
袁崇焕被杀后,其部下佘氏冒死将其头颅偷出,埋葬于义园内,并世代为其守墓,至今已历经十七代人,延续三百余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下令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后人在袁崇焕墓前修建祠堂,即现在的袁崇焕祠。此处门票2元,但我进去的时候也没人收门票。
五开间的祠堂
同治七年《重修广东旧义园题石碑》
祠堂内有介绍袁崇焕生平事迹的展览
祠堂后面就是袁崇焕墓,墓碑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
袁崇焕墓旁即为佘义士之墓,墓前有民国五年(1916年)立的“明故义士佘公之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