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段学生美术作业批改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2017-02-20 13:29:07)

附件1:

西安市高陵区2016年度基础教育小课题立项申请表

小课题

负责人

高瑾

学  

美术

学历

本科

职称

二级美术教师

年龄

27

参加工作时间

2013.09

工作单位

泾渭镇西营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13571999792

邮箱地址

455620929@qq.com

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6025342025

课题名称

小学低段学生美术作业批改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学习工作

简历

2009.09-2013.07 就读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专业

2013.09至今就职于泾渭镇西营中心小学

小课题其

他成员

冯艳

选题

缘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美术课堂多表现为教师发问,学生应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整个过程强调的更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在美术教学中这实际上是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培养,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学习主体意识淡薄,创新意识欠缺,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这显然与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针对现行美术作业评价存在的几种问题:

    1.美术评价的程式化。很多老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单调且缺乏创新,千篇一律的AB级划分,缺少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

    2.美术评价的秩序化。很多学生无论画什么,教师都会夸奖学生画的很好,这样的评价模式毫无个性与创意,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原则,更湮没了美术的美感。

    3.美术评价的笼统化。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评价方式老旧,太过于传统和笼统,为了评价而去评价,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更没有创作的激情和乐趣。

因此,我们的研究方向定位在小学低段学生美术作业批改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上。在低段学生美术作业批改与评价方法中,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学得有乐趣,有兴趣,创作出跟优秀的艺术作品。

 

 

 

 

 

 

 

 

 

 

研究

设想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孩子了学会正确评价作品,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审美能力和主动性,增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信心、学习能力乃至于其他方面能力得到发挥增强,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通过研究,让教师逐步更新旧有的学生观、教学观及其学习观,加深对学生个性心理、教育学、美术教学模式及美术本体的认识,并改进教学,开发改善教学因素,掌握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达到更佳的教学成效。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1、调查小学低年级学生美术知识水平、表现方法及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2、研究现阶段小学低段美术教师的主要评价方法及标准,并作分析,定出较适合低段学生的标准及方法;

3、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在实践中形成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课堂评价及作业评价),让孩子对这些评价感兴趣,并让孩子尽量参与进来,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多种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素养。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了解更多科研信息,对本课题要有一个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提高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以便更好的进行研究,在每次教研活动中专门就此课题展开讨论研究,学习外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或相关理论,从而开阔研究视野,同时提炼自己的研究心得,以此来丰富和充实本课题的理论研究。

2、注重课堂评价,提倡学生参与。

在探索的过程中,要鼓励相关教师参与研究,积极并将所研究的评价方法带入课堂,在课堂中实践,让美术评价成为学生美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成为兴趣点,让大多数学生心理从“必须要学”向“主动去学”转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得到激发。因此要加强的课堂教学研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索,以便达成共识。

3、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评价标准。

不断完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让评价从更高处着眼,更适应孩子的发展。

四.课题的研究对象

我校一、二年级学生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16年12月):

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价值性进行论证;完成课题计划和申报表,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4月):

进行有关教育理论学习,借鉴与本课题有关的先进经验,保证课题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根据课题方案, 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了解有关学生作业的现状,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

3、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0月):

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对课题方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作业内容设计的个性、对作业评价的个性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研究,制定操作策略,并付诸实施;及时地进行阶段性研究材料的积累,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同时撰写研究的相关论文和案例。

4、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

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专集,接受专家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预想成果

    第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水平均能得到同步提高。实验证明,学生学习观念在提升,学习机制在完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热情被催发,自身价值得以展示课堂作业的有效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突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作业呈现出有个性、有想法、有突破,撇弃了秩序化、笼统化和程式化的不良习惯,教师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积累了具体的经验,找到了合适有利的方法、规律。快乐的学习发挥学生们的创造才能。实践证明,这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第三、学生作品集。

第四、形成小论文。

参考文献

[1]赵洪军.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董国栋.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张亚军.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4]王忠敏.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5]《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单位审查

意    

 

 

                                     签章

                                            年    月    

区教研室

审查意见

 

 

                                     签章

                                            年    月    

注:本方案一式三份,使用宋体5号字,1.5倍行距,方案控制在A4纸三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