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社《满江红》格律及写作知识要点介绍

(2018-12-18 15:13:17)
标签:

杂谈

群社《满江红》格律及写作知识要点介绍

 

《满江红》格律及写作知识要点介绍

各位老同学,各位同仁:
今天起我们一起来研习《满江红》。其词谱龙榆生先生系以柳永词《满江红•暮雨初收》为基准编定。
下面我们以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为例词介绍《满江红》的正格:

中仄平平,
怒发冲冠,
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凭栏处、潇潇雨歇。
平仄仄、仄平平仄,
抬望眼、仰天长啸,
仄平中仄(韵)。
壮怀激烈。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平平仄(韵)。
空悲切。

中中仄,平仄仄(韵)。
靖康耻,犹未雪。
平仄仄,平平仄(韵)。
臣子恨,何时灭?
仄平平中仄,
驾长车踏破,
仄平平仄(韵)
贺兰山缺。
『中仄中平平仄仄,
壮志饥餐胡虏肉,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笑谈渴饮匈奴血。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平平仄(韵)。
朝天阙。

再介绍两个《满江红》变格:

(一)苏轼“江汉西来”

仄平平,平仄、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仄仄平平,平平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仄,平仄
江表传,君休读;
平仄仄,平平
狂处士,真堪惜。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仄仄平平,平平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下片第五句平仄变为“平平仄平仄”,又第七句多一“不字。

(二)姜夔“仙姥来时”(平韵格):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仄、仄平平仄,仄平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平、仄仄平平,平仄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仄,平仄
神奇处,君试看。
仄,仄平
奠淮右,阻江南。
仄仄平平仄,仄平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平、仄仄平平,平仄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满江红》的格律知识要点:
1、长调,上片47字,下片46字,共93字;
2、仄韵,上片4韵,下片韵;
3、句型,上片11句,三字句4个,四字句4个,五字句1个,七字句2个;下片11句,三字句6个,四字句1个,五字句2个,七字句2个;
4、下片前六句与前片易,看作换头;上下片后五句字数相同,平仄亦同;
5、上下片的两个七字句各自平仄和用词均相对,结构相同,形成对仗;
6、上下片共有5组由三字句连接四字句(或五字句)
的句组,中间用顿号;这是很特别的,不常见的。
《满江红》的格律要求主要就是这6点。

各位,关于《满江红》的写作要点,我简单说说以下几点:
1、老生常谈,关于情感、情调。龙榆生说,该词定格和苏轼变格一般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姜夔变格改为平韵,则情调俱变。请大家加以领会,习作时充分注意掌握好情感情调的表达。
2、关于造句。着重说说上片和下片的第七八句。从平仄安排上看,本句平仄交替完全类同于七言律句;上下句平仄位置前四字完全相对,后三字则因下句要以仄声结尾(尾字为仄声韵脚),而成‘’平仄仄‘’对‘’平平仄‘’了。若下句尾字仄声移到第五字成仄平平,如姜夔的平韵变格,则完完全全成为了一组标准的对仗律句了。正格例词岳飞“怒发冲冠”中: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壮志饥餐胡虜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变格例词姜夔“仙姥来时”中:
“命驾群龙金作轭,
相从诸娣玉为冠。”
其用词相对可以说是非常讲究。当然也不绝对。如“里路”对“功名”,严格说来显然对不上。
3、关于各种句子的音步(又叫“顿”)安排。
一句话,一般都与字数相同的律句相同。因为词就是诗,不是白话。大家对诗句的构成模式是知道的,我就不再赘述了。
但也有例外:
岳飞“怒发冲冠”中
“收拾/旧/山河”,
符合五言律句音步安排。但
“架/长车/踏破”
就与五言律句不合,不过更具词的味道。
关于《满江红》的格律和写作知识要点就介绍这些。不当之处,诚请指正。

                                                                                        松心  2018、1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