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居里夫人、洛伦兹、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泡利、海森堡,这都是些什么人啊!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倾国倾城,全凑到一块儿,我的个乖乖。

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参与者,摄于布鲁塞尔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
索尔维国际物理学化学研究会是由比利时企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于1912年在布鲁塞尔创办的一个学会,致力于研究物理学和化学中突出的前沿问题,每三年举办一次。前几次索尔维会议适逢20世纪10~30年代物理学大发展时期,参加者是一流物理学家与化学家,使得索尔维会议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927年10月召开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应该是最著名的一次,不仅非凡科学家聚会,全世界顶尖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连锅端,更以伟大的“玻尔-爱因斯坦论战”而永垂青史。会议主题为“电子和光子”,一伙儿“神一样的人们”聚在一起讨论重新阐明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以“上帝不会掷骰子”反对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玻尔则反驳“爱因斯坦,不要告诉上帝怎么做”。
*二十九名与会者中,有十七人已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布拉格、玻尔、普朗克、居里夫人、洛伦兹和爱因斯坦6人已获得。
第三排:
l
奥古斯特·皮卡尔德:瑞士物理学家、发明家和探险家
l
亨里奥特:法国化学家
l
保罗·埃伦费斯特:奥地利、荷兰籍数学家、物理学家,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特别亲密,曾邀两位来自己家中,努力调解他们在新兴量子理论上的分歧,1927年索尔维会议伟大辩论中,埃伦费斯特十分沮丧地(用今天角度看,应该也是正确地)站在玻尔一方
l
爱德华·赫尔岑:
l
顿德尔:比利时数学家、物理学家
l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维夏菲尔特:
l
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最重要物理学家之一,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维尔纳·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拉尔夫·福勒: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l
里昂·布里渊:
第二排:
l
彼得·德拜:荷兰物理学家与物理化学家,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
l
马丁·努森:
l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澳洲英国双重国籍物理学家,1915年与其父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l
亨德里克·安东尼·克雷默:
l
保罗·狄拉克: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者之一,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阿瑟·康普顿:美国物理学家,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路易·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马克斯·玻恩: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尼尔斯·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对二十世纪物理学发展影响深远,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一排:
l
欧文·朗缪尔: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l
马克斯·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两次诺贝尔奖第一人
l
亨德里克·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1902年诺贝尔物理奖
l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裔德国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相对论创立者,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二十世纪世界最重要科学家之一,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保罗·朗之万:法国物理学家
l
查尔斯·欧仁·古耶:英国原子物理学和核子物理学先驱,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l
查尔斯·威耳逊:
l
欧文·理查森:英国物理学家,192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12.29. 感冒在家无聊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